关注探究情感, 助推探究高效

时间:2022-07-23 07:54:36

关注探究情感, 助推探究高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 “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每位科学教师组织每次科学探究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精心备了课、全力准备了材料,认真地组织了每一次探究活动,换来的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低效。如那么,如何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觉得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情感很重要。学生对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其中所呈现的客观事物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探究情感,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实现探究过程的高效。以往班级人数较多时,教师很难关注每组学生、甚至每位学生的探究情感,现在小班教学的推行,为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探究情感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知晓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激起学生积极的探究情感

学生的脑海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对世界的一些正确的或错误的认识来到教室。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课堂、课本、教师等来源,各种媒体、网络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都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还是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任意涂画,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课前做调查,合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挖掘学生的探究欲望

建立探究的欲望,就是把他想要知道什么,作为我这堂课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你要想办法理解孩子需求什么,你抓住了以后做文章,真正找准了孩子脑子里的需求,也就是他的那种求知欲望。然后选择能调动他们探究欲望的材料,组织学生有意义地探究,而不是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比如四下《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教师在准备除了一般的金属类、塑料类、布类木材类等学生基本已经知道其是否导电的材料外,必须准备一些,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新的探究欲望的材料,如铅芯、漆包线等,让学生的预测与实验产生矛盾,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一种一定要解决这个疑问的冲动,然后学生就会去主动探究。有了这种积极的探究情感,学生的探究活动必定高效。

(二)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具有探究的热情

俗话说: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相反,怎么跳都摘不到果子,会使人失去信心;不用跳,轻而易举就能摘得,也会使人没有要努力的激情。同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探究问题,不能太简单,太难,太宽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指向性,符合学生现有的探究水平和能力,这样我们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会非常热情与积极,让探究活动高效地完成它的使命,体现它的价值。

二、关注学生探究情感的表现,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行为,让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把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就是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假设猜测、验证过程、分析整理过程”等,每个环节必须面向全体,而不是探究班级中某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做法。

(一)从学生的应答中,掌握学生的探究情感,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融入探究活动

当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这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应答中,关注学生的“回应”,是“答非所问”还是“答即所问”。如果是“答即所问”,那么可以判断学生的思维进入了课堂,现在进行的是有效探究。反之,教师应从学生的回答、反应中,通过调整教师的语言、表情、声音等各方面的技巧,把“答非所问”的学生的思维拉回正轨,激起他们的探究情感。

(二)关注探究活动中的“旁观者”,人人参与有效探究,力争高效

“旁观者”就是在探究活动中处于“观众”角色的那部分学生,往往当老师宣布实验开始时,很多组都不顾分工,那几个比较“霸道”的组员就抢着实验,另外的慢慢地就成了观众,久而久之,他们的探究情感就不强烈了,慢慢地淡化,对实验没有兴趣或没有操作方面的自信了。这时教师如果未能发现这一点,或是毫不在意,只是关注小组最终的学习结果,却不关心这个学习结果到底是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还是只有少数派参与完成的。那么,我们的探究活动将会更低效。教师及时调整好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让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证据,得出结论。

(三)对探究活动的时间进行科学的控制,让探究情感始终强烈

在小组观察或实验活动中,学生从事有效学习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他对学习任务的兴趣,事先对任务目的、过程、方法等的明了程度,以及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任务解决的熟练程度等。在相对充足的探究时间中,学生们并不都是积极地从事着探究活动 ,我们会时常看到活动后半程,有些同学开始谈论一些海阔天空的杂事,或者无聊地看着同伴们饶有兴趣的活动,或者寻找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这体现了探究时间过剩。既然探究活动不受到任何时间限制,学生们就有理由开始变得慢条斯理。观察活动不紧不慢,并时常受到其他奇特现象的吸引,或探讨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闲话。这样我们的探究活动哪还谈得上高效呢?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行为和探究情感总是相辅相成的。就过程而言,良好的探究行为过程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进有效的探究行为过程。在小班化教学落实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感,使我们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发自内心参与、实践的体验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人人动脑,让探究活动高效完成。用探究行为强化学生的探究情感,使学生的探究情感一直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进行高效的探究。

【作者单位: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小学 浙江】

上一篇:“益生菌”也能刷牙? 下一篇: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要做好『4个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