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在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浅意识

时间:2022-07-23 07:28:00

如何让在数学课堂激发小学生浅意识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中意志比较薄弱、情绪不稳定、不够积极主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论述如何让小学生自觉地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前提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我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要想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强烈的向往,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

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这样,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保证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 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8加几时,我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 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 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 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让学生用心地记,指的是记数学中的常用数据(如3.14×1,3.14×2……),记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格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 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 这样是不行的。

(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 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 ,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我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馈”,不仅可以保 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有了这些优秀的学习习惯,学生自主学习便易如反掌。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析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明清时期瓷器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