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评价

时间:2022-07-23 06:55:59

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评价

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腹部彩超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探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为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78.85%;另外17例患者为非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21.15%。根据结石部位将结石分为上段、壶腹段和胰腺段,通过分析对比彩超定位结果和术中探查结果发现,上段的检出率为92.5%(40/80);壶腹段的检出率为87.5%(7/8);胰腺段的检出率为87.5%(28/32)。三组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

关键词:腹部彩超;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临床价值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取石,由于手术的复杂性使得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便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1],但在实施手术前必须要对结石进行准确的诊断,腹部彩超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本组患者中有48例为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30~74岁,平均(57.56±3.11)岁,患者的病情类型:有19例患者为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17例患者为单纯胆总管结石,另外44例患者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1.2方法 本次检测使用的仪器为MEDISON SONOACEX6,仪器的参数为:探头频率3.5~5.5MHz,患者在在检查前12h禁食,检查过程中取患者仰卧位及左侧卧位,通过腹部对结石位置、结石大小与胆总管结构等进行常规探查[2]。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为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78.85%;另外17例患者为非梗阻性结石,占总数的21.15%。根据结石部位将结石分为上段、壶腹段和胰腺段,通过分析对比彩超定位结果和术中探查结果发现,上段的检出率为92.5%(37/40);壶腹段的检出率为87.5%(7/8);胰腺段的检出率为87.5%(28/32)。三组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患者在急性期的时候常由于胆总管平滑肌弛张及痉挛,企图将胆石排出而发生胆绞痛,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右上腹有剧烈的疼痛,并且疼痛在不断的蔓延扩展,可能会放射至右肩胛处或右肩部;如果结石处于静止期往往会使患者感觉中上腹或右上腹比较憋闷感。总而言之,胆总管结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不规律、胆囊切除术增多等众多原因,胆总管结石发病率正呈不断增长的势态发展[3]。对于胆结石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其原理主要是溶石、碎石、取石等等,常见的比如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等等,通过这些手术可以很直接的将胆结石消灭掉,但在实施手术前必须要对结石进行准确的诊查。

腹部彩超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图像清晰、操作简单、检出率高、特异性强等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影像学表现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梗阻性胆总管结石,通过腹部彩超可见肝外胆管中度扩张,远端可见一至数枚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强回声光团,伴有后方声影;另外一种是非梗阻性胆总管结石,其影像学表现与梗阻性胆总管结石类似,但非梗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见更多的肠气,如果选择仰卧位,则诊断结果不理想[4]。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上段、壶腹段和胰腺段的检出率均比较高,且检出率各不相同,但三组数据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胡长珍.腹部彩超对肝外胆总管结石定位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9:607.

[2]田驹,郑树国,李建伟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3):256-259.

[3]苏玲,王东旭,程莉.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09,12:55-56.

[4]陈超坤,秦卫和,曹俐.腹部B超、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对比(附157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07:2406-2407.

上一篇:经外环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下一篇: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