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23 05:12:46

浅析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教改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双基,还要考查其思维能力,会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思考问题,会用有条理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本文就“如何把分类思想运用到初中教学中”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类思想;思维习惯;综合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56-02

新课程标准要求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中学数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抽象思维,一切数学知识的探索都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形成有条有理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莫大的好处。随着教改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双基,还要考醒其思维能力,会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思考问题,会用有条理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一般来说,运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代数或方程出现字母取不同值时,需要分类取值去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对几何图形中点和线出现的位置不同来进行分类讨论。因其是中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学生严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一、初中数学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分类的思维习惯

其实分类的思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平时,我们衣物的分类、书籍的分类等,我们要把这一分类意识迁移到数学学习中来。中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渗入分类思想的运用,如数的分类、绝对值的分类等等。以数的分类为例,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学过了负数的概念后,我们则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即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运用这样的方面来定义数,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类掌握。在这一章节的讲授中,我们要反复渗透、强化数学的分类思想,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的分类意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原则,如分类的标准是统一的,对象是确定好了的,或做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分类不正确。初中数学的分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

二、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渗透“分类讨论”思想的要求如下

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非常看重,给出以下三条要求: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把分类思想划分为两个概念,一是分类,二是讨论。“分类”就是在研究某一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某一具体的标准把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分类是前提,分好类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这就是本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过程。

2.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师要把分类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对于实数那一节,大纲就明确规定,教师要教会学生把给出的一些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等等。分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当我们把一些实数进行分类时,要做到让其中的每一个数都归入类别,不能出现归不入类的现象,也不能同时归入几类均可。所以,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层次感和谨慎感。

3.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尽可能简化讨论方法。讨论方法是越简单明了越好,因为在教材和练习中,我们都能找到分类的要求,言简意赅,如当A表示任意数时,它的绝对值是什么呢?教材中只分了三种情况。所以就此类讨论题目,教师也应该本着简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类和讨论是联系起来进行的,分类就是为了讨论,所以教师要把这个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三、初中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分类方法,增强思维的缜密性

中学数学教师思维要具有缜密性,这样才能在以后繁琐的数学解题过程中理清思路。掌握科学合理的数学分类方法,就可以根据对象,按照唯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和纰漏。

四、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提高其综合解题的能力

当我们明确了分类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后,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如果把分类思想渗透到了教学中,那么就一定要抓住适合体现分类思想的知识内容有目的地去渗透,在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和选择教法方面做好准备。中学课本中有很多定理、公式和习题都运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这也是学生极易忽略的一点。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要反复地强化分类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出全部的正确的得数。最好,教师也让学生了解一下,如果不分类讨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最后明确,在解决中学数学难题时,教师一定要通过分类讨论来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分类规律,加强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条理性。

五、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分类只是讨论的前提,而讨论才是分类的延续

分类的思想最终体现的是分类是提前,而讨论是分类的延续,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所以,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涉及到了分类的思想就应该默默地渗透讨论的思想。

例: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ACD是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ABC和ACD拼成一个四边形ABCD.求其面积。

分类分析:在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ACD中,我们可以把AC作为斜边、AC作为直角边二类情况来研究。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分类思想可以把一些庞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解题思路也会明了很多。

综上所述,现在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都要求在教学中渗透分类讨论,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类的思维习惯,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分类思想,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提高其合理解题的能力。只要我们做到位,相信学生一定会在认识和运用层面均得到较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 下一篇:如何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进行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