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

时间:2022-07-23 04:55:4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

一、 影响和制约听力发展的因素

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短时而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影响和制约听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母语的干扰

学生在听语言信息时,不善于直接进行思考,而习惯于用汉语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样就影响了信息的反馈速度,当听到与汉语结构不同或长句时,就无法依赖汉语理解,导致听不懂要记忆的信息。

2. 英语词汇贫乏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只有语法而没有大量的词汇就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不少学生语法学得不错,但由于词汇量不足,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不能用英语和别人交流,给交际带来很大的障碍。

3. 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缺乏

当前仍然有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受英语老师配备等因素的影响,常常是一年一更换老师,不同老师的发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致使学生对所听材料中出现的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变化摸不着头脑。

4. 对材料内容了解上的困难

听力内容丰富,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错误的结果。

5. 学生心理因素与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学校在平时听力训练少,再加上偶尔考试听力成绩不理想,再加上目前教室的语音条件的限制,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没有自信,而表现为过分紧张和焦虑,因此学生听力能力降低,听力效果大打折扣。

二、 听力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培养辨别语音的能力

在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语音知识是很重要的。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辨别语音,尤其是个别易混淆的音标,更应注意。

2. 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

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选择的题材要广泛,内容要丰富,要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材料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太难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太易则无法产生听时的兴奋反应。难易度主要从内容、词汇和录音语速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3. 减少母语的干扰,直接用英语思维

要注意对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此点对在课堂教学中快速听懂及识别听力内容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对话、课文、阅读材料等素材,或作复述或根据日常交际话题进行课前即兴对话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问答练习,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口语及听力水平。

三、 掌握必要的听力技巧

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听的方法和熟练的程度直接相关,对于初学者,常用的听力方法是:静心、预览、抓住要点和边听边记、猜测、检查。

1. 深呼吸――身心放松

英语考试时,进入考场后,首先要做几个深呼吸,平静自己的心情,而不要过分地担忧自己能否考好,特别是平时听力水平不高而缺乏自信的同学,更不可做无为的担忧。

2. 快速浏览――捕捉测试信息

充分利用听前有限的3-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听力部分。首先浏览大题目,了解题型,然后再浏览小题项,把握听的重点,捕捉测试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一旦老师开始放录音,即便没浏览完,也应立刻将目光集中于第一题,且再次做深呼吸――全神贯注(分析中考听力得分情况发现第1小题出错率偏高,这多半是由于仓促应战造成的)。

3. 眼、耳、手、脑并用――边听边记边理解

听录音时,眼观选项,耳听录音,有针对性地重点记录与选项有关的Keywords, 但切忌“贪吹忘了打”。听对话时,要利用获取的有关信息,判断对话的语境类型属于常用话题中的哪一种,从而更好地理解对话整体意思。

听短文时,要特别注意两头,因为它们往往是文章内容的中心体现,并可由此判断,猜测出个别生词含义,同时要特别注意听懂五个W和一个H(Who、 When、 Where、 Why、 What和How), 且按所听顺序最大限度地做好记录,再根据所听问题迅速做出选择。

4. 抓住要点

听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尽力去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很关键的,是决定一个人的听力水平能否尽快提高的关键所在。

5. 排除干扰,以防上当

在听力中要注意“曲意理解”,不要以为第一次听到的或听的特别清晰的就会是直接答案。正确答案与材料内容或是肯否不同,或是句型不同,或是“转转弯”,如运算、推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听力技能。

上一篇:高一英语学习的两个准备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