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内因及转型思路

时间:2022-07-22 11:20:00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内因及转型思路

〔摘要〕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产业结构单一与初级化,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究其原因,在于受资源型经济内在的吸纳效应、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等机理的支配。实现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改善贸易条件机制,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机制,建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现实困境,内在原因,转型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102-03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对资源型地区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具有特殊的创办和发展环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之于非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更多的困难。分析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内在原因,探究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转型机制与实现路径,不但是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而且也是资源型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资源型经济现象的内在机理和转型机制入手,作为分析框架,力求更加深入地分析造成中小企业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与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资源型经济与加工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知识经济并称为四大经济类型。不同的经济类型和地区,因其资源禀赋、内在规律、发展内涵以及发展路径等条件的差异,赋予了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地区,受其内在规律的支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不但构成了中小企业鲜明的资源型经济的病态特征,也造成了其发展中的一系列现实困境。

(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初级化。资源型产业部门是资源型地区的核心产业部门,在财政收入、经济总量以及就业等方面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以资源的采掘与初加工为主要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吸附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以山西为例,以煤焦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集中了全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技术门槛低、布局分散、产品结构趋同,初级化问题严重。焦炭、生铁和钢材等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产业结构的粗放、初级化和单一化特征明显。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投资不足,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中小企业在融资、土地供应、项目供应和人才供给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要素供应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两高一难”问题,即交易成本高,监控成本高,债权维护难。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受其还款能力和信誉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所有制等制度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三)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人才匮乏问题,导致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以山西为例,以煤焦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科技含量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政策环境不宽松,支持和服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配套政策不充分,落实不到位;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变化快,缺乏稳定性与权威性;政务环境差,政策服务与扶持力度小;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现象普遍存在等。

二、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

导致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型经济对生产要素的过分吸纳,扭曲了要素的流动方向,恶化了中小企业的产业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生态。同时,资源型经济对创新、科技和人力资本等高级产业要素有着强烈的挤出效应,使得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着创新不足、人才匮乏和思维保守等问题,继而造成了中小企业在发展驱动、产业升级、劳动力结构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锁定状态。

(一) 吸纳效应。资源型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是指资源部门的繁荣会对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产生吸引力,形成一个以主导产业、配套产业等为一体的庞大的产业家族和产业体系,尤其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量投资会涌向资源部门,使得资源部门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不断扩张和日益强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被吸附和锁定在以原料供应、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上,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产业内循环体系。资源部门对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还使得制造业部门和其他非资源产业部门的产业要素变得更为稀缺,从而抬高了要素的使用成本,扭曲了要素流动方向,导致了制造业部门与其他非资源产业部门的萎缩和衰退,造成了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刚性和单一等问题,整体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发展生态。

(二)挤出效应。资源型经济对创新和人力资本有着强烈的挤出效应。以资源的直接开采和初级加工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最大的特点在于起步快、技术门槛低,尤其是在能源相对紧缺时,利润会相对丰厚、回报也比较快。但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造成了市场竞争激烈度较低,容易形成卖方市场,生产企业很少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上投入资本,继而使得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其根源在于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抑制了创新活动,恶化了创新环境,扼杀了创新文化,流失了创新人才,最终抑制了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等内生增长动力,使得资源型经济的内在创新动力不足,最终导致了企业和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衰退。

(三)锁定效应。资源部门的繁荣会使得区域功能、产业功能、要素流向、劳动力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功能锁定和路径限制。Grabher (1993)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研究,认为资源型地区存在着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稳定持续的能源需求促使区域内资源部门在产品、技术与功能上的锁定。区域内形成的资源型产业家族会处在一个封闭的内循环系统,不但削弱了企业对创新的觉察能力,也使得劳动力被锁定在生产技能要求较低的资源型产业,造成了区域内劳动力结构的初级化和单一化。资源部门稳定的收入回报,还使得资源型地区的资本总量、投资结构、投资流向形成了金融锁定。大量资本集中在资源部门,占用信贷资金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以及已经形成不良贷款的沉淀成本,都形成了投资惯性,一方面使得资本长期锁定在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造成非资源产业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急剧恶化,资金要素瓶颈问题更加严重。同时,政府任期效应的存在,产业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资源部门更容易获得政府权力部门的有效政策支持。这不但会造成寻租和政治腐败,而且还会产生阻止和轻视新产业部门发展的意识形态锁定。

三、构建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转型机制

突破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现实困境,从本质上看,在于通过改善贸易条件,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内在机制的安排,使其走上一条依靠科技进步、管理科学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等为内生动力的发展道路。其转型机制的构建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改善贸易条件机制。改善贸易条件机制,抑制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在于解决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要素瓶颈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的要素配置条件和要素环境。首先,要控制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改变资源部门对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通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投资限制、技术要求以及提高税收等措施,抑制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阻止或限制生产要素向资源部门的过分集中,迫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引导生产要素在资源产业部门和非资源产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整体上改善中小企业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生态。其次,要对非资源部门给予扶持。通过产品价格补贴、投资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解决资源产业部门和非资源产业部门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提高非资源产业部门中小企业的产业竞争力。

(二)构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机制。改变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和初级化等问题,在于建立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机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把技术和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动力。通过技术和创新的引入,改变资源型地区产业升级动力的发展内涵与发展驱动力,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行产业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由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向集约化、内涵式发展。其次,资源部门内部的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通过对产业链条的加粗与延伸,在资源产业部门的内部进行调整,使产业链条各个节点能够细化与独立化,形成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部门的多元化。同时,在资源产业内部由生产向服务的高级化演进,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形成集采掘、生产、研发、加工和贸易综合一体的高级化资源型产业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精细化发展和“专精特新”化发展。最后,协调资源产业部门与非资源产业部门的发展,并形成以不同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投身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成为产业转型的主力军。

(三)构建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通过引入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可以改变资源型经济对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和人力资本的排斥,使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路径。在引入方式上,一方面要鼓励中小企业成立技术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培养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学研”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创新;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引导技术、人才和管理等高级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通过“传、帮、带”的模式,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资源部门作为资源型经济的核心部门,必须首先引入创新机制,使资源型经济由开采冶炼及初加工向集研发、生产、加工成套、服务于一体转变。其次,在资源型部门引入技术创新后逐步向非资源产业部门扩散和递进,带动非资源产业部门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资源部门与非资源部门的创新,带动整个资源型地区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构建资源财富的投资导向机制。资源财富的使用不当,在于工业化资本形成能力不足,使得资源带来的财富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此,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对资源财富合理的投资导向机制,促进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资本的形成。这为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通过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与投资导向,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金融服务业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领域,提升投资使用率和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3〕 G.Grabher,The Weakness of Strong Ties:The Lcck-i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uhr Area,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wor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4〕顾海峰.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信贷配给视角下银保风险协作机制的建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

〔5〕宋光辉,许 林,郭文伟.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效率评价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7).

〔6〕王云珠,周 洁.新形势下山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选择〔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4).

〔7〕贾伟强,黄有方.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进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5).

〔8〕唐辉亮.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11(5).

〔9〕山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2.

〔10〕郭玉亮.“国进民退”现象:双赢博弈还是逆市场化——

以中粮控股蒙牛、山钢重组日钢和山西煤炭兼并重组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3).

上一篇:农民合作中的情感维系与主体地位重构 下一篇: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人权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