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的探讨

时间:2022-07-22 10:47:42

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 要】新形势下,提升教学成效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目标。如何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层面的创新、实践、发展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作用所在。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以及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方案。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6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全球化经济趋势与多极化国际形势等都对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出了较多需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探究当前社会趋势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探索教学新思路,提升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高中政治学科的价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得以激发,促使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教育中,高中思想政治起着重要的推行作用,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建立正确政治导向,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知识的传播与教育责任。正是由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新形势下要求课程以培养学生价值观导向为主,改变传统单纯知识讲授模式;要求学生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过于注重书本的情况;要求学生加强对政治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局面。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学习为主线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使高中政治教学契合新形势下的需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1. 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与学生预习学习的共同准备。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动机。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真正坚持不懈,并具备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促使教学达成高效。通常学习动机主要体现于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目标凸显,并层次化设置小目标,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努力达成小目标任务,并通过自主性、积极性来形成意志坚定的心态,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教师可设置预习学案,鼓励学生运用学案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以解决学生答疑为主,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反思的意识,使得教学准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自由性。比如人教版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师预习学案重点可在于调查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度,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索能力,并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质疑与观点在课堂进行引申讨论。

2.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组织与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下探究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以按照问题设疑――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来进行。讲授法的运用可以将政治现象做具体描绘与叙述,并可以对一些概念与原理进行详细分析、解释,对政治规律可以直接引申论证。传统的讲述法只是照本宣科、单纯知识注入,使得学生很难自身建立知识脉络,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法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第一,注重语言与直观的结合。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层面的兴趣激发都是先从感知兴趣开始,因此,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述知识点,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知识记忆。比如人教版神奇的货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多种国家的货币,来帮助学生了解货币发展进程与文化,使得货币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从而促进教学达成高效。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政治学科是需要经济学、文化背景、哲学理论作为支撑的学科,需要学生各学科均有一定范围的涉猎。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政治素质,运用博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关于生活、德育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增强对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注,从而提升对世界的感知、对民族的情感、对自身行为的思想意识。

第三,要注重知识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结构衔接与结合,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找寻规律,加强政治教学成效。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进行问题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等等。

3. 教学辅助策略

辅助教学指的是为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辅助手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1)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从直觉、活动、因果、理论四个角度帮助学生寻找思想政治内部规律:直觉兴趣来源于事物所存在的客观鲜明、新奇生动的特性现象;活动兴趣在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参与中获知兴趣;因果兴趣在于对事物因果、本质的探索中所产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意识的拓展;理论兴趣指的是通过若干局部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构建成思想政治理论,并运用理论去解决疑问。针对四种角度,教师应当注意兴趣的激发策略:第一,要合理创设情境。教学中,恰当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明确判断,通过似是而非的现象而去探索本质,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虽然教学中大部分是专家学者盖棺定论的知识点,但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自探索。

(2)教师要注意课程评价。评价并不是针对结论给出的,应注重导向性与激励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评价仅仅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选拔人才的参考,已无法契合新形势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的作用,发挥评价环节的真正职能。

第一,要注重学生个性特质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与追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表现,并针对表现的过程环节适时鼓励和引导。比如通过谈话观察学生逻辑思维,对项目课题中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学生针对自身探索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剖析,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意识感悟,等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与理解层面的考评,多设置开放型、综合性项目课题,并适时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角度体现。传统的评价仅仅针对结论判断优劣,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评价内容也逐步演化,具体应当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从中体现思想政治生活回归的本质。以人教版政治教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学案预习、教案引申、练案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可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模块,教师通过若干学生的反馈来适度调整教学内容,适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凸显知识重难点,而后鼓励学生进行思索与探究,并结合新旧知识点去解决问题。通过项目课题的布置,鼓励学生任意挑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通过论文报告或答辩论述来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并根据表现予以评价。

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对人类文化的推动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素质培养,倡导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教育的需求,教师可从学案课前准备、教案课程教学、练案课后评价等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促使思想政治教学达成高效。

参考文献:

[1] 杨晓丽.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2):102-103.

[2] 候淑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3,(22):38.

[3] 王盛济.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单元“综合探究”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43-44.

[4] 龙培林,张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青u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0-64.

[5] 黄存才.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02.

[6] 张乾.新形势下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理论,2014,(09):221-222.

[7] 周文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122.

[8] 廖鹏.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50.

上一篇: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激发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足球选项教学在我校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体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