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撒谎行为探究

时间:2022-07-22 07:17:20

幼儿撒谎行为探究

摘 要:幼儿撒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幼儿撒谎行为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提出矫正幼儿撒谎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撒谎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26-01

一、幼儿“撒谎”行为概述

1、概念界定

幼儿撒谎行为一般是指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用编造出来的话来骗人的一种行为。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撒谎行为是老师、家长、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撒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学前儿童撒谎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幼儿的撒谎行为一直是幼儿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之一,虽然在别人看来幼儿撒谎行为是一个坏习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幼儿社会化必经的一个过程。

2、撒谎的类型

无意撒谎就是说幼儿没有主动去撒谎的动机,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撒谎,幼儿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像成人一样伴随着紧张、内疚等情感反应。

有意撒谎即故意撒谎,指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撒谎。

二、案例的呈现

案例1:一天的中午,幼儿园的小朋友吃完点心,该是午休的时间了,XX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躺在床上睡觉,感觉和其他的时间没什么区别,可是午休结束的时候发现XX尿床了。事后,老师也没有立即揭发他,而是等待自己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是事实不是老师所预料的那样,老师在班里就问:今天我们班里谁尿床了,孩子们都说没有,就连XX也是同样的回答,老师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把XX单独叫出来,问他到底是谁尿床了,谁想到他却说,不是他而是其他的小朋友。这个时候老师虽然对他的行为很失望,但是仍然没有揭发他,而是带着他去他的床边,当他看到自己的床铺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尿床了。

儿童的撒谎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案例中XX正处在幼儿时期,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主要表现为任性、自责、固执,在人际交往中又出现自卑、胆怯、害羞的现象。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即口头上的认可,行为上却给予否定,这样养成习惯,会让幼儿身心受到极大地伤害,影响孩子的一生。

案例中的XX,由于害怕老师批评,因而产生撒谎行为。老师家长不应盲目地批评说教,应该与幼儿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及良好地家庭氛围。做到理解幼儿,尊重幼儿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

案例2:一个刚刚下完雨的早晨,李XX在院子里面玩,她看到院子里面有一个小碗,里面盛满了水。好奇心很强的李XX就对那个盛满水的碗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就蹲在碗前打量了一番,这时他正好口渴,于是就把碗里面的水给喝了,他感觉这碗水和往常奶奶给她喝的水不怎么一样,正在这个时候,邻居刘阿姨看到了这一幕,立刻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李XX碗里的水你喝了”?他回答说:“我没有”,阿姨再次向他询问,他仍然说没有,然后,他就大声哭喊着叫奶奶,李XX的奶奶出来了,李XX哭的更加厉害了,刘阿姨看到孩子的奶奶过来了,于是就拉着李XX去了奶奶面前,想让他自己承认错误,谁料李XX却说:“刘阿姨逼她喝的水,说那碗里的水对身体有益”,阿姨失望地说,我是怕你喝了脏雨水对身体不好啊,你却…

本案例说明,孩子的撒谎行为,奶奶的管教是占主要责任的。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免会受到成人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幼儿犯错误时,对于幼儿采取纵容忽视的态度,幼儿的撒谎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有撒谎可以逃避承担责任的先例,于是就用撒谎的方式来逃避惩罚,这将进一步为幼儿撒谎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温床。

案例中李XX喝了碗里不干净的水,被刘阿姨看到了,自己已经能意识到,说真话会受到奶奶严厉的批评,于是索性就把这件事情给否定过去。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叫撒谎,只是出于一种避险的本能,会选择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幼儿天性纯真,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不会控制自己的探索。

现阶段幼儿心理生理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处在不成熟阶段,所以日常生活各方面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认知水平低下,容易产生心理错觉,因而产生撒谎现象。

三、幼儿撒谎行为矫正对策

1、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培养幼儿诚信

幼儿由于心理压力大而产生的撒谎行为,如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教师和家长要充分理解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培养幼儿承认错误的意识和知错就改的好习惯,鼓励幼儿讲真话,在生活中提醒幼儿不要在重复以前的错误。

2、利用榜样作用,矫正幼儿的撒谎行为

幼儿模仿的能力比较强,家长和老师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群体,因而教师和家长的言行往往对幼儿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不撒谎。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完善,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也应该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发生这种现象。如果无法避免,则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向幼儿说明当时撒谎的动机和真相。

老师和家长都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犯了错误也要承认并改正,不要对孩子一味的体罚训斥,要以身作则,做到言出必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奖励与惩罚并举,加强对幼儿诚实行为的强化

虽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能激起幼儿撒谎行为的因素,然而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些幼儿仍然会发生撒谎行为。鉴于此种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有效方法,来帮助幼儿的矫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例如,对于习惯利用讲谎话来推卸责任或引起成人注意,满足虚荣心的幼儿,一方面要采取情绪上的“冷处理”,对于幼儿的撒谎行为表示“反感” 和不喜欢、不高兴等;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物质上的剥夺式惩罚,如,没收幼儿喜欢的玩具或零食,承诺只有幼儿诚恳的承认错误才将其归还。

上一篇:浅谈大班全托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能力培养导向下的会计学科创新实践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