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时间:2022-07-22 06:14:02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65-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它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情感和语感,从而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我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教育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相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介绍学习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自查其他读物,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写科学小论文。

1.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1.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2.1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2.2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外,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2.3拓宽学生n外阅读空间。去年,我们学校购买了电脑并联网,供学生查询自己所需读物及相关材料,从而丰富了学生阅读内容。

3.激发阅读兴趣, 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

3.1根据学生差异推荐书籍。小学生富于幻想、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推荐图书时, 不能一刀切, 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向学生提供书籍目录, 小学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 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3.2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首先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时常和各年级任课教师联系, 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其次抓住大阅读这一特色, 经常开展一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心得交流会"、"展 评 优 秀 读 书 笔 记 "、"剪 贴 册 "、"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经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 国庆节到来之际, 用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我国国情知多少知识竞赛来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社会主义建设等成就, 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 更加热爱祖国。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读书活动, 不光使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 而且高年级学生也起到了"榜样"作用。比如: 五六年级学生开展 "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让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 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不但增长了知识, 而且从中找到了学习榜样,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完善阅读能力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如今小学教育中,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是广大学生的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 更是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育 下一篇:小议初中音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