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与改变:当前中小学家长会现状探因及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2 05:39:44

自觉与改变:当前中小学家长会现状探因及策略研究

[摘 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最多的方式之一,一直以来被学校广泛地运用着。但受固有观念的影响,家长会始终停留在教师唱主角,形成一言堂的传统形式上。从意识自觉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进行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家长会的作用。

[关键词]家长会;意识自觉;行为改变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60-03

一、家长会的目的与作用

明晰目的将使我们看得更远,理解意义将使我们迈得更稳。我们对家长会的理解究竟是怎样的,这对我们家长会所持有的观念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育观念一直认为,家长会应该有这样的功能:

1.交流

主要以单向的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专职教师介绍学科教学为主的信息沟通。

2.咨询

教师和家长一同商量解决家庭教育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共同制定对策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宣传

校领导和教师解读学校实施的相关的政策、规定,增加彼此理解,消除因为信息不畅而造成的隔膜,如家长都关心的收费问题、学校成果等。

除此之外,我们能不能认为家长会还具备以下几种功能呢?

首先,这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传播渠道,展示学校应该成为“教育最好的地方”的优势。其次,成为教师实施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示范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再者,建立“人人都是帮助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责任人”的泛教育网络,成为相互理解支持、达到共同教育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最后,借助新兴媒体技术拓展家长会的时空,让家长会不只是固定时间的狭隘沟通渠道,而更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实时互动沟通。

当我们对家长会的目的与作用重新审视的时候,会发现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的多向传递,需要更加关注一些隐性的但对孩子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更需要建立共同教育孩子的新的教育观念等可以澄清、连接、拓展、延伸之处,这必将使得家长会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

二、家长会的现状及分析

为了对家长会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我们对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力图对各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目中有人”。

(一)学生对于家长会的态度

在访谈中,全班45.1%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时会心情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在家长会后关系紧张,30.5%的学生觉得受到更严的限制。在调查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家长会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并不好,我们还能感觉出在学生紧张背后所蕴藏的语言、肢体等直接暴力和态度冷淡、关系紧张等冷暴力的存在。

(二)家长对家长会的态度

调查发现,家长想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占67.9,能力发展的占46.4,心理状况的占32.1,其他方面占3.6。其中在学习方面,家长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课堂学习情况的占87.1,谈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只占3.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是普遍重视的。除了通过作业练习和考试的渠道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外,家长们需要更直观地通过走入课堂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除此之外,家长对于学生除学习之外的素质、品质、个性的关心还是较少的,这也为我们家长会的创新提供了施展空间。

(三)教师对家长会的态度

在对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家长会表示不喜欢的老师几乎占了一半。也许是家长太多,教师只考虑讲学生问题的共性,缺乏有针对性的论述,还不如单独面对面的小范围交流好,所以教师认为家长会的效果并不一定好。

至于家长会形式的创新,教师普遍认为来自外界的阻力是家长会创新难以实施的最大障碍,大家习惯一言堂的形式,这种习惯使得互动式、交流式的家长会成为非主流的另类而使教师下意识地回避。可见,一方面因为面向全体学生而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家长会的内容容易空洞,另一方面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家长会形式。

从上述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的调查可以看出,我们急需改变家长会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因为孩子的内心抵触,家长会的效果肯定会事倍功半;也需通过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点的改变并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共同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更急需改变家长会在教师中的观念,让教师行动起来,积极促进家长会的改革,让家长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三、家长会的策略与建议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是决定家长会变革成功的三个关键量,虽然学校和家长这两个变量是可控的,但需要双方的大力配合,共同的合力才能发挥家长会最大的效果。

(一)意识自觉

教师、家长有怎样的观念,必将有怎样的家长会形式,我们坚信“思维决定出路”“内容成就形式”。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下面几方面:(1)注重个体心理的教育。如情感培养的教育、情绪的控制、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理解力等,这些因果直接以隐性的形式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属于个人成长“向内”的非智力因素。(2)注重群体、集体的教育。在集体中孩子们需要合作、团结、协调、交流等能力,要注重培养与提高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能力。(3)注重家长主体意识的激发。教师需认识到家长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的参与将是家长会成败的关键。教师更多地想方法改变家长被动参与的状态,家长就会是家长会的主角,我们就会让家长站在教室的中心,通过他们的参与,使家长会更丰富。(4)家长教育意识的回归。改变家长“只有学校才是教育主体,将孩子一送了之”的错误观念,帮他们建立“人人都是责任人,只是分工不同”的大教育观念。

如果教师在这几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就有可能在满足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这样也会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性格、品质的养成。通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而进行家长会内容的创新,尽力改变家长对于家长会的固有观念与态度,尽可能地渗透教师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等诸如此类的做法更具教育本质、更符合教育规律、更能让家长感受到家长会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会议。

(二)行为改变

我们在家长会形式上可以做多样的尝试和多种创新。下面笔者推荐几种具体策略与做法:

1.“信封作用大”

针对家长会只谈共性问题的不足,可以在各位家长面前提前摆信封。信封中装上孩子前后的成绩,用对比的数据来看看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装鼓励的文章和老师有针对性的勉励的话,让孩子建立自信;装孩子跟父母要说的心里话,让父母能感受平时不曾感觉的情感;装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要强调的注意事项,这样既能节省家长会的时间,又能突出重点……小信封有时候更具针对性、更温馨、更实效。

2.开展拓展游戏

“打开千千结”,让家长在打开拉手的结时,体验只要想办法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蒙眼找找看”,让家长在蒙眼中体会成长的心理压力,最后在指挥者的指引下顺利找到物体时产生对“指挥者”重要作用的体验,强化家长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这些拓展游戏,都是通过家长的亲身参与来感受游戏所传递出的积极意义,互动性强,让家长在“出一身汗”的同时开启一双“向内视”的慧眼。

3.多种形式的组合

让家长在家长会上有立体的感受、丰富的体验。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方面展示――让家长有看的;让家长听听教育专家的咨询、孩子和家长的心里话和真心话――让家长有听的;让家长看到他们在家庭中不曾看到的“另一个孩子”,听到孩子不曾讲过的“另一番话语”,由此带来思想和心灵的震撼――让家长有想的。多种形式的组合能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最大限度给家长以教育意义。

4.发挥新兴技术的作用

例如建立班级QQ群,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让家长实时交流,建立“讨论”专版。可以根据班级的共性问题,以及个别孩子的问题提供话题,鼓励家长出谋划策;也可以策划“专题”板块,发挥家长的特点和职业优势,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利用新技术拓展家校联系空间,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促进多方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家长会有着不同的指向并由此产生行为时,就会发现家长会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不同的意义。其间所体现的无论是事实性质的立论,还是价值倾向的感想,都可以归于“我认为”“我们以为”的立场,是基于我们自己对于家长会理解程度的认识,期盼这种“我的认为”能唤起其他更多教师“你们的认为”,这样就可能有多元的比较或多样的分享,也就更能引起家长们的“他们的认为”,在你、我、他中寻找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芸.一次特殊的学生家长会――来自无锡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2(3).

[2] 施光明.创新家长会:“小”改革带动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7-13.

[3] 赵军,王晓兰.教师如何开好家长会[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4]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第三只眼看校外培训班 下一篇:全程实践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