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7-22 05:33:09

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问题的提出

对于“机房资产管理”这个主题,在图书馆行业而言,属于冷门研究领域。笔者查询了当前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几个国内主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系统,经去重和无关性论文排除后,统计后发现,自2005年以来共检索到63篇文章,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在相关研究论文中,也大多以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制度性管理方法与手段等内容为主,在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论文比较鲜见。这缘于一方面过去机房内设备不多,无系统管理之必要性,另一方面图书馆专注于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和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而在信息化最为集中的领域,反而忽略了其自身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木桶原理[2],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并不取决于某个(些)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而更讲究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有机统一。经调研发现,目前市面上已有机房管理系统等相关软件,且在某些图书馆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博思特机房管理系统、苏亚星机房管理系统等,但它们大多只能满足图书馆通用性的机房管理需求,而无法满足图书馆行业性需求和某些特殊应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图书馆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工作。

2系统功能分析

2.1解决思路针对目前图书馆的需求和研究应用情况,笔者提出利用超高频RFID技术管理图书馆资产和IT机房的解决思路,并进行了图书馆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的相关设计与开发,对图书馆的资产、机房进行盘点和管理,以结束图书馆中心机房长期处于手工管理的无序状态。系统借鉴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模式和经验,机房相当于图书馆,机柜相当于图书馆里的书架,而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资产则相当于书架上的图书。通过UHFRFID标签唯一标识各个设备,对机房内的各种资产(板卡、机架等设备)进行管理,实现设备的实时定位监控和资产状态监控,以及设备移动过程的全程跟踪,并可与图书馆财务部门对接,上报资产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图书馆IT管理人员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压力。2.2系统目标通过对中心机房各类资产设备的科学规划与管理,系统拟实现以下目标:———构建科学的资产模型,规范各类资产管理模式,提升资产配置管理能力,实现对资产信息和资产关联关系的灵活管理;———通过便捷的维护工具,提高资产数据维护效率,实现高效准确的资产数据维护管理;———通过各类自动化手段,提升资产数据的质量,实现资产配置数据的自动发现和核查;———通过丰富的展现方式,强化资产配置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能力,实现资产数据的灵活展现。2.3功能构成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中心机房内IT资产的位置数据采集和机房内各类基础参数采集,形成整个机房平面图,标注机柜的位置,查看资产的详细状况。机房管理人员可以准确掌握机房内所有IT资产状况,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环境状况,全面提高设备和设备空间利用效率,大幅减少管理人员的非技术性工作,把运维资源从繁琐的盘点、抄录数据中解放出来,使宝贵的IT技术资源能够应用到更有效的工作中。整个系统主要由机柜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其中机柜管理主要包括机柜新增、机柜查询、空间查询等功能;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资产入库、资产出库、位置更变、服务更变和资产查询五个功能;报表管理主要用于将现有数据按不同条件生成表格、柱状图或饼状图,便于管理人员更直观、更迅速地了解到现有资产的大致情况。主要功能包括资产列表、资产报告和服务报告;系统维护主要包括操作日志、导入数据、导出数据和管理权限四个功能。各项功能构成如图2所示。

3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

3.1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软件在Windows2003pack2及其以上的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研制,采用和.NETFramework2.0进行开发,安装部署在IIS服务器上即可正常使用。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布架构和权限管理,PC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各项功能,数据库和管理机可以一体化,也可以完全独立,保障系统在各种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系统同时针对机房管理人员不同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权限分配细致到每个功能,角色可以灵活自定义,支持权限的动态配置。3.2系统设计为了实现系统目标与系统各项功能,系统整体框架被设计成6层,分别为底层数据库、资产模型管理层、资产自动化管理层、资产数据管理层、资产流程管理层和资产展现层。各层关系如图3所示。底层数据库用于存取系统所需各类数据,为系统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平台支撑;资产自动化管理层针对资产配置信息,提供包括数据自动化发现、自动化核查的自动化维护功能,为保持资产配置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提供支撑功能;资产流程管理层针对资产流程,提供流程申请、流程确认、流程审核等功能;资产模型管理层针对灵活多变的资产类型、资产实例、资产属性等,提供对模型的灵活管理功能,为资产数据整合提供有效的模型支撑;资产数据管理层针对日常资产配置数据维护工作,提供面向资产数据维护和审核的便捷维护工具,为资产数据管理提供丰富高效的方式方法;资产展现层:针对各类资产基础数据,提供面向各级人员以定制拓扑为导向的资产展现功能,提供友好的可视化资产展现服务。3.3资产模型设计为了便于管理有序列号标志的物理设备或设施,系统设计了4类资产类别,包括机柜、机柜设备、刀箱设备和带库设备,各资产类别及类别标志如表1所示。3.4底层数据库设计为增强系统的易用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底层数据库可以采用通用性的商业数据库系统,如SQL数据库等。鉴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图书馆应用的普遍性,也可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如oracle数据库系统。系统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数据表,一种为基本表,表内各字段用于记录机柜、机架、刀箱、带宽等各类资产的属性与状态,包括数据中心表、房间表、空间表、机柜表、机架表、刀箱服务器表、带库表、服务状态表、RFID表、机柜类别表、机架类别表、刀箱服务器类别表、带库类别表和用户表;一种为流程表,表内各字段用于记录各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日志数据,包括机柜状态改变日志表、资产状态改变日志表、资产位置改变日志表、服务状态改变日志表和设备清单表。3.5系统功能实现系统采用B/S架构,全部功能部署在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由于系统引进了UHFRFID标签,为此开发了RFID手持设备终端程序,主要用于手持设备终端盘点机房内各类设备资产,并提供资产盘点、读写工具、数据同步、设置、待机等功能选项。其中资产盘点类似于图书馆常用的手持馆藏清点仪图书清点功能,用于比对手持设备终端中的资产数据和设备资产的实际数据;读写工具用于增添新设备的RFID芯片数据或修改旧设备的RFID芯片数据;数据同步用于将盘点后的新数据与服务器数据库数据进行同步处理。除了提供系统功能构成中的机柜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各项功能外,系统还设计了资产视图和数据菜单功能,以便于中心机房管理人员宏观、实时掌控整个机房的状态。在资产视图中,各小框框对应不同的机柜(如图4所示),若对应的机柜内有数据,则可点击机柜获取机柜详细信息。在数据菜单中,选择某个设备后,系统将定位具体的设备,并将其详细信息显示在屏幕下方(如图5所示)。

4应用实践

4.1RFID部署在应用系统之前,图书馆需要对机房中的机柜、服务器等设备资产进行编码,将编码信息输入至系统和RFID标签,并将RFID电子标签固定在机柜、服务器等设备资产上。由于采用的UHFRFID标签,在机柜中还要根据读取标签范围要求,布置天线及固定分体式读写器。4.2业务逻辑流程图书馆首先需要摸清机柜相关信息,包括机柜型号、规格尺寸、生产厂商以及部署在机房的地理位置,并将上述信息通过系统提供的机械新增功能输入到系统中。在确认完机柜等相关信息后,图书馆就可以将部署在机柜中的机架、刀箱、带库等各类图书馆IT资产信息,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序列号、安装位置、操作系统、使用用户、使用部门等,通过资产出入库管理功能增添到系统中,如果需要改变或调换资产的位置,可以通过位置变更功能来实现。4.3数据导入与导出数据导入导出主要用于图书馆开展资产盘点工作。在进行盘点前,图书馆需要将最新的所有设备数据以特定结构导出,并导入到RFID手持设备终端。盘点过程中,图书馆读取机柜RFID标签确认后,依次读取机柜中设备电子标签。若机柜中读取标签数据与导入至RFID手持机中盘点数据一致,界面呈绿色界面,表示通过;若不一致,手持机界面呈现红色界面,表示不通过。盘点完成后,图书馆再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特定格式的excel表格导入到系统中即可。4.4报表展示图书馆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类型报表,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现中心机房的各类IT资产,也可按照政府审计部门的标准和要求输出各类报告,对接财务部门,上报资产情况。默认提供的报告形态有资产报告、流程报告、盘点报告、审计报告、空间报告、负载报告和负重报告等。在各类报告下面,还可以按类型生成报告子表,如资产报告就提供生产厂商统计图表、资产类型统计图表、资产刀片型号统计图表、所有资产型号统计图表、服务状态统计图表、服务月份统计图表和所有设备服务信息一览表等。

5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渗透到现代信息社会的各个角落,系统一旦宕机,给应用机构所带来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通过机房资产管理系统,实现机房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图书馆就可以轻松、全面掌控机房内各类IT资产的信息、状态与变更历史,最大程度地提高IT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快速定位设备故障原因,减少系统宕机机率,从而保障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区域内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营。

作者:陆承兆 单位:深圳图书馆

上一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针灸抗心肌缺血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