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22 05:21:49

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钠,对照组新生儿不使用,对比两组的黄疸发病率。随机将黄疸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治疗采用蓝光配合茵栀黄,对照组治疗仅采用茵栀黄,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苯巴比妥钠观察组出现黄疸16例,黄疸发病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37,P<0.05);蓝光配合茵栀黄黄疸儿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104.3±12.6)μmol、住院时间(5.0±1.2)d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苯巴比妥钠;茵栀黄;蓝光治疗

黄疸是新生儿普遍出现的疾病,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血清中的胆红素异常导致,患儿临床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1]。胆红素是一种神经性毒素,如果大脑受到胆红素影响会出现脑细胞代谢紊乱,损害到神经以及身体各项功能,因此需要及早采取治疗。本次研究使用苯巴比妥钠有效降低了黄疸发病率,有效预防了黄疸出现;而针对黄疸患儿治疗采用蓝光配合茵栀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5月~6月新生儿共100例,其中52例男婴,48例女婴,出生时间为37~43w,平均(38.5±1.2)w;最高体重4250g,最低体重2350g,平均体重(3785.6±223.4)g。黄疸儿诊断标准符合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究会纪要临床诊断标准[2]。采用数字表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等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特征(P

1.2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苯巴比妥钠,2.5~5mg,3次/d(口服),对照组不使用。同时检测两组新生儿皮肤黄度与胆红素水平。

1.3观察指标及判读标准观察治疗前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参照冯永歌等[3]文献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治疗5d后,患儿面部和身体黄色出现显著减退,胆红素含量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有效(治疗5d后,患儿面部和身体黄色大部分出现减退,胆红素含量降低)无效(治疗5d后患儿面部和身体的黄色减退不显著,胆红素含量降低不明显)3个等级。

1.4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血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效果用频数或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预防效果比较观察组16例出现黄疸,对照组27例出现黄疸。观察组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37,P<0.05)。

2.2两组黄疸儿治疗效果效果比较将黄疸患儿43例随机分为22例观察组和21例对照组,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黄疸儿血胆红素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黄疸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减少,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104.3±12.6)μmol、住院时间(5.0±1.2)d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清中胆红素过高,其对患儿的神经和大脑会产生严重损害,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新生儿出现黄疸的主要致病原因是:①体内红细胞受到损害,如果母婴血型不能匹配会出现溶血,进而使胆红素含量出现上升,皮肤呈现黄色;②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当新生儿患有肝炎或败血症时,会导致胆红素排出量下降;③如果新生儿胆管出现阻塞,不能顺利排出胆汁使其在胆道内聚集导致出现黄疸[4]。

苯巴比妥钠为一种肝酶诱导剂,能够促进生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增强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肝细胞排除胆红素的能力[5],本次研究使用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病率仅为32%,提示苯巴比妥钠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黄疸。

光疗是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较有效的方法,借助光的异构化作用将胆红素异构为水溶性胆红素和光红素,其中以450~460nm波长光作用能力最强,国外学者也报道超过500nm(绿光)也十分有效[6]。

祖国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胎儿受到母体湿热影响,出生后不能有效将湿热排除体外导致。茵栀黄中含有的茵陈、栀子和大黄都能起到清热利湿以及退黄的效果,还能起到清热解毒,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并且具有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胆红素含量下降的效果[7]。本文研究果表明,采用蓝光配合茵栀黄治疗黄疸,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表现在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需要注意的是,照射治疗时,要及时对患儿进行体液和维生素补充,观察患儿皮肤表面颜色变化情况,如果患儿身体出现发热,要停止进行照射治疗。

综上所述,新生儿采用苯巴比妥钠能够有效预防黄疸出现,降低黄疸发病率;黄疸患儿采用蓝光配合茵栀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孟文丽.苯巴比妥预防窒息新生儿黄疸及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21(24):224-225.

[2]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559-560.

[3]冯永歌.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14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2011,3(6):559-560.

[4]杨智萍.新生儿黄疸67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8(07):364-365.

[5]孙浩.宝乐安联合苯巴比妥钠早期干预母乳性黄疸168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23-124.

[6]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9.

[7]茵栀黄口服临床研究协作组.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5011,49(9):663-668.

上一篇:负压指压法在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困难中应用 下一篇:12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