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时间:2022-07-22 03:13:26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高职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与高职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利益客体包括用人单位、学校、家庭、政府。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其它学历层次的毕业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是高技术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技术能力水平上的层次更高,要求更严,要迎合市场对高级技术岗位的需求;其次是应用性,虽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起点比较低,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岗位适应能力比本科生更强;最后是专业性,高职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不是复合型人才,而是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应综合能力素质的一专多能的“专才”。

目前,有很多学者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方面研究了其构成要素,比如:周睿祺(2008)认为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七个指标: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职业稳定性、毕业生待遇、自主创业率、主观满意度、工作创新率。周少斌认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包括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专业设置状况、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学结合紧密程度、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性六个方面。刘景峰(2010)从微观、宏观、定性、定量不同的审视角度探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具体指标,包括专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就业待遇、就业环境、就业感受等因素。综合已有的研究和已有的工作经验,本人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是就业质量最根本的指标,它反映了毕业生已就业的人数总量,包括升学及出国深造人数、自主创业人数。但“就业率”这个指标仅仅简单地反映出就业的“数量”,却无法体现出就业的“质量”。

2、专业对口:指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专业对口程度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得到有效利用,而不是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因此,专业对口也是就业质量的内容之一。

3、薪资待遇:薪资是衡量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最直接、最核心的指标,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职毕业生生活水平的状况。劳动报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用人单位是否给高职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福利体系,是否为其提供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

4、工作稳定性:主要指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岗位是否比较固定,大多数以工作一年为时限标准,考察高职毕业生到用人单位上岗工作的稳定情况。工作稳定是满足高职毕业生的基本需求之一,工作不稳定对于绝大多数以工资为生的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所以,工作稳定性对高职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

5、工作适应性:指高职毕业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及其工作单位的适应状况。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强,岗位适应性好,就业质量也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可以通过追踪调查、座谈的方式,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分析研究。

6、毕业生就业前景: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仅是对当前就业状况的关注,还需要关注高职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前景是否良好、就业机会是否平等、职业晋升速度的快慢等对高职毕业生尤为重要。因此,衡量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7、毕业生主观满意度:主要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对所从事工作的主观认可程度。评价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时不但要考虑客观因素,还应当充分考虑高职毕业生的主观感受。包括毕业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倾向、就业观念等。

8、毕业生就业期望:是指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实现状况的一种精神、物质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对自己希望获得的就业职位、就业薪水标准、就业兴趣等的综合体现。比如:对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希望,能否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的希望,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否得以展现的希望等等。

9、社会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包括了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对毕业生工作状况的满意程度。这是评价就业质量最理想的指标。如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工作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作者:张晓英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上一篇: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下一篇: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