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教育,铺就多彩之路

时间:2022-07-22 02:33:37

关注幼儿教育,铺就多彩之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性早熟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可能会带来很多的危害,幼儿的性早熟需要提高认识,从家长和幼儿园两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性早熟;教育

一、把握幼儿心理,提高认识程度

从六十年代开始,很多国家的儿童就开始出现了青春发育年龄和儿童体格发育提前的趋势。随着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国家幼儿性早熟已经是当前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了,在目前的很多食品安全和教育事件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对于幼儿的性早熟一般都是采用医学界的生理上的定义,认为是幼儿的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促使第二性征的病变。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则是涉及到诸如孤僻、冲动、自卑、不安等心理和行为方面。

幼儿的性早熟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危害,比如在心理上可能出现各种的记忆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和发育水平落后于同龄人等,也就非常容易带来许多心理和社会问题。

幼儿的性早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以前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起发展的,而现在这种同步发展开始出现了错乱的现象,幼儿的性征提早出现,但是支持他的智力和性心理却没有发育完全,一旦有些性早熟的幼儿发现了自己与周围儿童的差异,就会容易产生焦虑、恐慌、自卑、羞耻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幼儿的性早熟也往往会导致各种的行为问题。比如当下幼儿园儿童,对于恋爱等问题已经非常的敏感了,性早熟的儿童可能就会对异性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亲近行为,产生恋爱的交往,买礼物相互赠送,玩配对游戏等等,还有些幼儿喜欢看言情剧,这些过早的社会化都很容易的幼儿产生各种问题。

幼儿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一生中长知识、长道德、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如果不加管教的话,很容易带来各种早恋问题,稍大一点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造成对他人的侵犯和对法律、道德的忽视,成为问题少年,影响学习和成长,并给家庭带来各种的困惑。毁坏的将不仅仅只是一个孩子的前程,甚至有可能是一代人的未来。

二、家园互助共管,多方采取策略

幼儿的性早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和当前食物中的各种添加激素有关的,很多的农药和激素残留在动植物的身上,这些污染残留物通过皮肤或直接食用后会刺激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催熟”孩子的身体。还有现代家居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和化妆品等也都是儿童早熟的一个诱因。加上外在各种书刊和电视不良文化都是重要的因素。很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有些家长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认真观察的。

因为幼儿早熟病症出现的特征比较隐蔽,加上幼儿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一些行为也善于掩盖。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平时多进行留心,一旦出现了第二性征的现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可以寻找这方面的医生进行咨询,和儿童多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是比较明智的,比如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自己去亲自参加种菜团,注意挑选一些有机蔬菜。还有的家长很少让儿童饮用饮料,少吃鸡肉、牛肉,这些都是很好的策略。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儿童的成长的关注的少,对于儿童的过快发育并没有警觉,只是认为是营养较好的缘故,有些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甚至知道儿童早熟其实是一种疾病。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教师等有必要进行帮助和宣传,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基本的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校讯通、讲座等让家长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中能够进行有意识的防范。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专门场所,在这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防御和保障措施。首先需要从理念上进行改变,正确的对待幼儿的性早熟。从目前的学校来看,对于幼儿的性早熟问题总是有一种暧昧的态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是觉得幼儿还小,家长对于幼儿视为掌上明珠,幼儿之间的亲近交往都是很有趣的,就不加约束。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幼儿园应该积极的面对儿童的生理早熟与教育落后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我们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有意识的关照,不能只是单纯的关注幼儿的身体和各种才艺的培养,而是需要将儿童早熟作为专项课题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在不自觉的渗透中让幼儿明白什么事早恋,早恋可能有哪些影响,让他们知道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中,需要积极地加强对饮食的监督指导,确保幼儿园的食堂做到营养均衡,尽可能的保证蔬菜等食材绿色卫生,采取多种途径培训专职的营养师等等。

对于出现了早恋的幼儿,要积极地同家长取得联系,以提供各种的建议为主,让家长能够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建立双向的交流机制,随时能够掌握幼儿活动的第一手信息。

幼儿园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群体,应该积极地加强和社会的联系,在各种活动中号召社会还给儿童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文化传播的警觉,倡导建立绿色牧业、绿色渔业、绿色农业等等。

总之,幼儿的成长不仅仅是关涉幼儿本身的生理和前途问题,幼儿成长的背后更是与这父母和全社会的支持,幼儿的性早熟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敏联.青春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初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下一篇:浅谈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