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在环境上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7-22 02:26:52

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在环境上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路、航空、高铁对大气、土地、水等方面的污染,并通过比较分析,结论高速铁路对环境的污染最小,是对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

关键词:铁路 交通 环境

引言

交通运输对环境(水、大气、土壤和生态等)污染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一是机动车辆及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如噪音、排放的废气、废渣与烟尘等;二是站、段、厂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排放 “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运载客车和货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旅客在乘行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以及所运输的各类物资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不同的运输方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一样,我们主要从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的影响等方面来考察、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大气污染

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单位周转量所排放的有害物质中,铁路运输都远远低于公路运输(如下表)。

资料来源:转引自魏瑜等:《发展铁路运输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公路和航空这两种运输方式不仅产生大气污染而且通过释放CO2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在日本,新干线投入运营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汽车和飞机要少得多,下表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

三种交通方式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

资料来源:《日本的新干线和社会经济效益》, 载 《中国铁路》 1998年第10期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各种运输工具中,对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是公路。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铅微粒,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具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汽车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达2亿吨左右,约占各种污染源排放量的60%。我国继成都市1990年出现光化学烟雾事件后,1995年上海市也出现了光化学烟雾和2013年北京、天津发生连续几天的大雾,就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至汽车尾气。

高速铁路由于使用电力牵引,因此沿途无粉尘、煤烟和废弃污染,其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在城市附近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

2 土地污染

汽车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污染土地。2004年秋季,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土壤肥沃的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的土壤质量正呈毒性,其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已初步显现,一些地区的土壤标本中检测出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达100多种。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沪宁高速、205国道等多条道路两旁的土壤及种植的作物进行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受污染较重的土壤中有害物质竟有近百种。除最常见的铅污染,还包括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这些物质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专家建议,在规划中应考虑协调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公路旁250米内最好不要种植粮食和蔬菜。

高速铁路对土地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客车上所排放出来的污水,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 水污染

高速铁路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各车站的生产、生活污水及车辆段的油污。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分界点修建生物净水站以及其他种类的净化装备,在高速列车的新车厢内采用抽空厕所等措施,高速铁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而公路运输的水污染则不利于管理。

4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被称为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视。首先,听力损伤的程度与噪声强度及在噪声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其次,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其症状主要为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再次,强烈的噪声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耳鸣、多梦、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

在我国已通航的121个机场中,有15%的机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汽车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发动机、轮胎、排气、吸气、刹车、喇叭、机械摩擦和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对人类的危害很大。根据环保监测部门的调查,汽车产生的交通噪声占70%以上。

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强度的研究对比发现,噪音污染平均强度以公路为重,次噪音强度以飞机为最。

高速列车相对其他运输方式产生较小的噪声。距离高速铁路线25m的地带测得的噪声级是65dB(A)。

5 高速铁路是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

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在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满足环境友好的需要。在节约能源消耗的同时,高速铁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相比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有毒气体和物质,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高速铁路由于使用电力驱动,因此沿途无粉尘、煤烟和废弃污染,其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在城市附近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发电厂。另一方面,高速铁路使用的驱动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可以通过不同的一次能源转化,如果使用的是由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水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电能,高速铁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就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消耗石油而污染环境不同,高速铁路在耗能上的弹性也为环境保护留下较大的空间。因此高速铁路的发展在满足大量客运需要的同时,有利于我国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发展铁路运输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2]《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结构合理化刍议》

[3]《日本的新干线和社会经济效益》

[4]《中国铁路》 1998年第10期

上一篇:浅谈热处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一篇: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事故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