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英语学习的三部曲――“合作―激发―提升”

时间:2022-07-22 09:53:46

提升英语学习的三部曲――“合作―激发―提升”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该模式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据此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开展合作学习提升教学实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兴趣激发 提升效率

合作学习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是英语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在英语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具体的任务,并对自己的任务负责;任务的分配要考虑到有效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能激发每位成员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努力合作,最终完成小组的共同目标,并以一定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和交流,达到了“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目标。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合作――激发――提升”教学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有多种组合方式,方法也很多,如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伙伴谈话法”。这种方法是将学生按3~4人分成一个小组,结为交谈的伙伴,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伙伴间的谈话学会了应用英语的单词、句式来练习句子的组合方式,达到能应用所学的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交谈的内容、形式不限,可以由教师提供创意,也可以由学生自编。实践中发现,让学生自编谈话内容,自创交际环境效果会更好。通过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兴趣成功新的追求新的成功”的良性循环。

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如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思维层面的价值,就容易形成任务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激起他们完成任务的热情和愿望,例如在学习了“First aid”之后,教师设计的任务是一次地震后如何采取急救措施。教师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的画面和声响令人惊心动魄,给学生以震撼,每一个情境都真实地表现了多种灾难的重叠。这表明,事故中人员受伤会有多种可能性,情况复杂,急救的问题可以按照所学的“cutting”,“breathing”,“burning”,“broken bones”以及“bleeding”等涉及的单项急救技能去解决。这并不是课本中学到的内容,而是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灵活地运用了电视报道上所见到的情境。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提高,而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时知识得到巩固。

当然合作学习的活动内容和难度也要针对学习对象的水平由浅而深地开展,可以有轻松愉快的绕口令、单词接龙比赛、小对话表演、学唱英文歌、猜谜语、听力擂台赛,乃至到了高中学段的选择难度大的绕口令来让学生“磨嘴皮子”,并要求速度不断加快,颇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或者讨论时下的热门话题,这些潜移默化的合作活动会极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而合作学习恰好非常适合于这个过程的需求,但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贯穿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何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师生默契配合,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再者合作学习的任务如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探究价值,则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真实、复杂任务的解决,其答案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为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探究和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任务的完成很少具有对错之分,更多的是解决方案之间合理性的差别。共同合作来完成任务,学生就会思维多、顾虑少,语言的运用也会涉及范围广泛,贴近实际生活。

三、结语

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也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展开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从而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程晓棠,郑敏编著.英语学习策略

2.张玲棣主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

3.黄子成等著.中学英语教学建模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观桥中学

上一篇:“角色换位”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初中化学趣味记忆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