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

时间:2022-07-22 08:21:10

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

思想政治课理论抽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若采用陈旧呆板的说教式、填鸭式,照本宣科等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压力,理论思维的艰苦,学生势必出现情绪低落,甚至学生厌学心理。相反,倘若教师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情境,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激发创造思维,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造体验氛围

在思想政治课中,为达到能力、觉悟双丰收,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关键是新颖别致,营造创造思维氛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如讲初三思想政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环境一旦被污染,被破坏造成的影响,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具有不可逆性,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墨水并加以震荡,然后想各种办法将清水与墨水分离。这个小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纷纷动手实验,想各种办法将清水与墨水分离,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有的学生说:“在清水中放入盐,然后滴入墨水,清水和墨水是分层的。”紧接着有学生反驳:“墨水滴入清水后震荡,再加入盐是无法把清水与墨水分离的。但我们用84消毒液以1:3的比例清除墨水的蓝色。”我适时总结:环境正如这杯清水,一旦被污染,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原状,即使你想办法改造,治理了被污染被破坏了的环境,也与从前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用盐或用84消毒液净化后的水,已不再是可以饮用的清水了。然后,我用其一张白纸进一步给学生演示,白纸就好比优美的环境,画上乱糟糟的墨迹,即使想办法擦去墨迹,白纸也已伤痕累累,这就像被污染了的环境;我把白纸一撕两半,让学生想办法,将两半纸粘合,观察纸张,并告诉学生,此时已粘合的这张纸就好像是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环境。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他们未来的深入探索积累情感体验。

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所要用到的,能对增强课堂教学过程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该门科学的积极性以及使得学生能更为容易的、轻松的学习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课堂来说,这样的教学课堂模式将会是更为具有趣味性、更为轻松自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然。而教学效果相信也是会事半功倍的。

例如,幽默教学法。幽默那时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思想政治课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某老师经常运用幽默语言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如在讲“法人”概念时,他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另外,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三、改变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作为此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其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通过课程改革既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又迫切需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形式,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同时还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让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还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学生了,其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在无形中就受到了德育教育。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针对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在教学中一般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辩论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一篇:“知识―方法―能力”在历史课堂阅读中良性涌... 下一篇: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