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无人车”

时间:2022-07-22 07:02:58

攻克“无人车”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之中,在层次分明、结构复杂的城市专用行车道上,成千上万辆胶囊形悬浮车井然有序地以极高的速度飞驰。如果不明所以,人们一定会认为,这些车辆的驾驶员都是经过军队严苛训练、纪律严明、驾驶规范的专业司机。但仔细一看,这些高速行驶中的汽车上,竟然根本没有司机!所有车辆都是根据中央控制系统的调度来运行的,车厢内只有悠闲的乘客,在不急不徐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是美国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的一个场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到处都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世界。

走入现实的无人车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科幻影视作品中并不罕见,它所展示的,正是“无人驾驶”技术,同时也是现阶段汽车制造领域中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新技术。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取得突破,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那么无疑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试想,当我们打算驾车到一个陌生的地点时,只要启动自动驾驶功能,汽车就能自动行进,不需要我们自己跟随导航提示,集中精神左拐右拐,只需要轻松地坐在后座上,看看新闻、听听音乐,甚至还能睡上一觉,就到达目的地了;除此之外,遇上堵车,我们完全可以下车先溜达一段,让汽车自己开到公司;遇到没有停车位时,也可以让汽车自己去附近找个车位待命,到时间再命令它到指定地点接主人。

想想看,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事实上,早在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就在“未来世界展览”中,提出了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设想。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就开始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其他发达国家也不甘人后,众多高等院校、高新科技企业与汽车制造巨头,纷纷踏入了这个领域,着手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就频频有“无人车”问世的捷报传来。中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略晚,但是到2001年时,也已经自主成功研制出了首台无人车。可以说,无人驾驶技术似乎已经从人们单纯的想象,逐渐变成了现实。

这些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是我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虽然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来说,无人驾驶技术还远未达到成熟,无人车的制造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至于量产无人车,使之进入人们的生活,乐观估计也还需要5~10年的时间。那么,无人车到底有哪些技术难关,研发人员又对此提出了怎样的应对之策呢?

GPS有点不够用

很多人觉得,实现无人驾驶,最关键的就是自动导航技术,而自动导航技术又依托于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两项技术现在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那么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无人驾驶最关键的技术障碍都已经被突破了呢?

如果你也这么想的话,那么你一定没有开过车。有经验的老司机都知道,开车最麻烦的不是找到路线,而是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路况。比如发现有人要超车,你就需要减速避让;发现前面有施工路段,你就要减速并道来绕行。除此之外,遇到前车突然急刹车、有车辆在路边停泊待拖走、有行人横穿马路等突发状况,司机也必须及时采取操作应对,以避免发生事故。而这些,远非“按照导航路线行驶”那么简单。

司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控制汽车的行进速度、行进路线,从而较好地处理偶遇的突况和复杂的路况,但这些事要让机械设备来做,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导航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实现的,无人驾驶技术也不例外地需要GPS来导航。但是,由于卫星定位的精度有限――一般民用GPS定位精度3~10米之间,再好一点的能够到1米左右,而军用GPS定位精度也不过是半米左右。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GPS只能用来掌握“大方向”,对于“小细节”就有心无力了。因此,无人车研发初期的“试车”,几乎都是在沙漠、戈壁这样人迹罕至、一片坦途的地方完成的,原因很简单,在这种地方,只要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不用去考虑复杂的路面情况。

不难看出,单靠GPS导航来行驶的无人车,即使“试车”成功,也只能算是个半成品。想想吧,有谁买了车,只是为了能在沙漠、戈壁这样的地方行驶呢?汽车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当然还是城市,而城市公路人流多、车流多,再加上路面情况复杂,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就给无人驾驶技术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协调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关系呢?

强大计算是后盾

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无人车设计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最偷懒的应该要算是雷克萨斯汽车公司了。他们直接提出,无人驾驶或者说是自动驾驶这项技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像科幻片里那样,让车辆能够自主行驶,而是为了帮助车主避免可能发生的人为驾驶失误。为此,他们在车身上安装了大量的雷达、摄影和导航设备,并设计了一套“智能传送系统”,以便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交流。这样,雷达和摄影设备会监控行驶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一旦遇到危险,智能系统会对车主进行提示,让车主及时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很显然,这种做法还是需要司机来操作,与人们对无人车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相比起偷换概念的雷克萨斯,奥迪汽车公司则稍微有了一点进步。他们制作了一套自动驾驶系统:利用前视雷达和激光测距仪探测前方路面情况,利用在挡风玻璃上安装的摄像头监控车道两侧的情况,同时再使用后视雷达观测后方超车,而后备箱部位,一台电脑会将所有信息汇总处理,来操控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的运作。这样一来,就能比较全面地掌握路况信息,实现自动驾驶。

不过,由于信息是实时被传送到电脑当中,在复杂情况下信息量大,车载电脑数据库容量和数据运算能力都相对有限,因此这种自动驾驶只能在时速35公里以下时使用。不过,奥迪对此却不以为意,他们觉得,人们买车就是为了体验高速驾驶的,因此人们讨厌的驾驶路况,往往是交通堵塞的拥挤路段,而自动驾驶技术只要能够应对这种场面就足够了!不过若是一直以这种“差不多”的心态进行研发,奥迪很有可能在无人车的竞赛中被对手甩在身后。

和老牌汽车制造巨头不同,网络巨头谷歌公司进军无人车领域,则要显得激进和高调得多。他们最早时是在雷克萨斯与丰田汽车上搭载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并且从一开始,就申请在美国的公路上进行长距离试车。在旧金山湾区,谷歌的自动驾驶系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测试车的总行驶路程超过了110多万千米,而且令人振奋的是,不仅在车辆自动驾驶期间并未发生重大事故,而且即使是那些小事故,也并不是因为自动驾驶系统出错导致的,这说明,谷歌的自动驾驶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

仔细分析,谷歌能够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一马当先,是其背后有庞大的数据库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作支撑。同样是使用激光测距、雷达、摄像头来搜集数据,但是谷歌的计算系统却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运算并反馈,操纵汽车行驶,这对于应对城市道路的复杂路况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谷歌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无人车,和其他生产商的思路不同,他们的无人车没有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谷歌的智能驾驶系统和传感器将会承担所有工作,乘客只要按下红色的自动驾驶按钮,汽车就会自动行驶到任何乘客想去的地方。这已经与科幻作品中的无人车有几分相似了。

公路调度缺“主脑”

不过,虽然谷歌的无人车似乎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让它们真正批量生产乃至上路,短时间内还是很不现实的。先不提一个激光雷达就需要七、八万美元的高昂成本,单是无人车在公路上的行驶安全就很难保证。

即使未来无人车被允许上路,但是它的普及也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这也就是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无人车将会和普通的汽车共同行驶在公路上,这无疑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激光雷达可以探测到四周车辆行驶情况,而车载电脑可以用较快的速度操纵汽车,调整行车策略,但是如果突然有车辆从一侧冲出,或者前方车辆骤然急刹车,时间不足以让电脑反应过来,该怎么办呢?

谷歌想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办法,那就是在车身两侧喷上无人车的标识,提醒其他司机注意保持距离。很显然这不太可能有用,平时没事还好,真要遇到紧急情况,人家还能因为你是无人车而不撞你吗?

现在汽车制造公司还没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不只是无人车,即使是有人驾驶的普通汽车,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阻塞,让人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个问题真是无解吗?或许我们可以借鉴科幻作品的创意,那就是――给公路安装一个专门负责调度的“主脑”。

这个方法以现在我们的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在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系统中,也都已经在使用了。我们只需要给所有车辆都安装上GPS信号发射器,然后就可以通过一个总的车辆监控系统,即“主脑”,来监控车流信息、调度车辆运行了。当然,一般的汽车不能像出租车那样,采取强制监控手段,而应给司机关闭信号发射器的权限,即使是这样,也能大大降低交通拥堵的可能,减少突发事件的频率,给无人车上路创造良好的环境。

泊车:最后的关卡

能行驶、能应对复杂的路况,又有了可靠的调度系统,无人车应该能够上路了吧?先别急,还有最后一个难关――泊车。

许多司机都有这种感觉:开车没什么,一到停车心里就犯怵。这是因为停车的时候,往往只有一个很小的车位,还要倒车开进去,有些停车厂建在地下,还要七绕八绕,非常麻烦,一个弄不好,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连司机都HOLD不住的泊车,无人车能行吗?

针对这个问题,奥迪公司想出了一个取巧的办法。他们在停车场内安装了大量的激光扫描仪,然后在车辆与激光扫描仪之间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过大量的扫描仪为车辆进行导航,使之可以避开四周的障碍物,准确地停车入库。

这种方法成本高不说,推广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颇有点“样子货”的感觉。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个研究团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四个雷达传感器,来生成周围环境的实时地图,让汽车能够“看”清四周的障碍物,还能够准确地预测行人和周围其他车辆的行动。这样一来,无人车就能够以360度的视角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物体,从而实现自动泊车。不过雷达传感器也不便宜,这样的方法也只能算是无人车研发的过渡之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研究人员会找到更便捷、更廉价的方法,来解决无人车泊车难的问题。

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无人车来到我们身边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前面的文章谈到的,纯电动车公司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型电动车,在高度智能化和清洁能源方面表现突出,不久的将来,升级后的汽车智能系统将会搭载谷歌公司先进的无人驾驶系统,未来款无人车已经初具雏形。

而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包括我们国内自主生产的汽车品牌,也在研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等到我们攻克“无人车”的时候,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将在现实中得以重现!

上一篇:亚马逊网络帝国的缔造者 下一篇:胡同里冒出这么多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