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棒在困难气道插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时间:2022-07-22 06:10:50

光棒在困难气道插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摘 要】目的:研究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为困难气道拟在全麻下手术的患者20例,在光棒引导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插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困难气道中插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具有容易掌握、使用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困难气管插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光棒;困难气道;插管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气道导致气管插管困难,而光棒气管插管技术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在困难气道管理指导中,将光棒插管列为困难气道插管的技术之一【1】。我院自2012年引进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探讨光棒引导下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预计为困难气道,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的患者20例,年龄25~65岁,体重60~9Okg,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张口度

1.2 方法

1.2.1 麻醉诱导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ECG、BP、SpO2、MAP、HR,开放静脉通路,先给予长托宁0.5mg静注。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8~1mg/kg,纯氧过度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

1.2.2 操作方法 插管前光棒和导管中前端均涂抹无菌石蜡油,光棒插入气管导管中,两者前端对齐,将气管导管前端连同光棒弯成大约90。。患者去枕平卧,麻醉诱导起效后关闭室内所有灯源。操作者位于患者头端,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推开并上提下颌,右手持光棒上中1/3处,沿门齿正中插入光棒一气管导管,当光棒前端到达咽喉部后,注意观察患者颈部的光斑,可适当调节位置,如光斑的最亮点位于环甲膜且有光芒向气管方向放射,则表明光棒/导管的前端已对准或进入声门,此时,右手保持光棒不动,左手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退出光棒,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导管位置,连接麻醉机行机控通气。

2 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一次插管成功,2例经两次插管成功,2例在直接喉镜暴露配合下完成插管。插管时间在30s~3min内完成,所有病例插管前后过程中均未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喉痉挛、声嘶等并发症,只有1例术后咽部稍有不适。

3 讨论

3.1 光棒的使用方法

3.1.1 光棒折弯长度 光棒折弯长度与插管成功与否密切相关。光棒前端折弯太长易进入食管,折弯过短则很难抵达声门口,以下颌骨颏角至舌骨的距离作为光棒折弯长度,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对于小下颌、张口度小等困难插管的病人,有文献报道,以“门—甲垂线距离”(患者平卧位,分别从门齿和喉结向侧面划一条与手术床的垂直线,两垂直线之间的平行距离)作为光棒折弯长度更具有临床实用性【2】。

3.1.2 光棒折弯角度 光棒前端折弯角度太大易进入会厌谷,折弯角度过小易进入食管。国外有研究认为,40。~60。的弯曲是光棒使用的最佳角度【3】。我们研究认为,喉头较高、甲颏距离短等存在困难气道可能的患者,折弯角度应在70。

~90。之间,有利于光棒进入声门。

3.1.3 光棒置入 光棒探查声门或置入导管困难时,除重新调整光棒折弯长度与角度外,可采用托下颌、用拇指和食、中指同时上提下颌、按压喉部、导管适当旋转或调整头部位置等方法协助插管。

3.2 光棒插管的应用范围 在临床麻醉中,光棒插管既可用于正常气道的常规插管,也可作为术前评估可能有困难气道或困难插管的首选方法。

3.3 光棒插管的优点 有资料表明,传统的直视喉镜下显露声门造成的刺激,可导致BP升高、HR增快等强烈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随着操作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尤其在困难气道插管时,而光棒插管时不需要挑起会厌,刺激小,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使用光棒时不受咽喉腔出血和分泌物的影响,是其另一大优点。

3.4 光棒插管的安全性和并发症 光棒插管比较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清醒后诉咽喉部有不适感。这是由于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半盲探”技术,不断反复探寻声门时,对咽喉黏膜损伤的机会增加,就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操作轻柔,可明显减轻咽喉气道损伤的发生。

3.5 光棒插管的局限性 如严重的颈前瘢痕和颈前脂肪组织堆积或巨大甲状腺包块,插管时会影响光棒的透光性。此外,上呼吸道有病变如肿瘤、囊肿、感染和创伤,或有上呼吸道异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综上所诉,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麻醉科常规插管技术。对于喉头高、声门显露困难、张口受限、牙齿活动、颈部活动受限等困难气道患者尤为适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Davis L,CookSather SD,Schreiner MS.Lighted stylet tracheal intubation:a review[J].Anesth Analg,2000,90(3):745—756.

[2] 王冬青,周永连,张雷波,等.光棒气管插管折弯方法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31-32.

[3] 胡海峰.快速诱导麻醉下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78-79.

上一篇: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副乳腺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CT与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