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时间:2022-07-22 05:35:40

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各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使命。坚持科学发展观,深人贯彻《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师资队伍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型为倩息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职责、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为此,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命脉。“双师型”教师是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培养目标等提出的对专业课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应达到四个基本条件: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具备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具有与社会经济、技术更新同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知识、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并持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的专业教师。

1、对于理论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合理安排工作,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锻炼和提高,力争获取本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到本学校的实训基地和产、学、研三结合基地进行实际锻炼,包括现场操作能力训练,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教师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对于实验、实训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要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栩结合的教师聘用与管理机制。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瑟的条件。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较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选派一些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内外一些大学进修翻培训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使教师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逐步减少专职的专业理论教师和专职的实验实训教师人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3、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积极做好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从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将以解决教学现状、现存问题为主的现实的培训,与将今后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解决的两向未来发展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措施、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解读及对学科教学的实施建议和相关知识的拓展等方面设置培训内容。

二、转变专业教师职能和镛色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动态性,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学方式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多元性等特点,这将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转换自己的角色。

l、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便捷迅速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新型模式下,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汇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3、从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教师管理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1.奖励机制 ’

在学校管理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将学校每年的评优评奖工作与每_二个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实绩(参与、过程、效果等)挂起钩来。对于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并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适时奖励,在教师聘任、晋级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竞争机制

要激励每一个教师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改革,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与调整,就必须激励每一个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并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实绩与教师聘任、晋级和评优等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带来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实验中,人人争上游,个个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面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着重在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素质上下功夫,搞好教师培训,建立各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小建.中国职业技能开发与职业培训师资从伍建设[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6月

[2]崔正昀.论“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的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2008年9

[3]宋家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J].职教论坛,2009年7月

上一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下一篇:谈课程改革中积极型课堂氛围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