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思维训练

时间:2022-07-22 04:30:47

浅议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思维训练

作文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而良好的思维品质又是作文的前提,因而写作个性化必须要以个性化思维作为基础和前提。《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而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思维表面化、简单化,肤浅的思想与单一的思维已成为制约学生思想方法与情感认识的突出问题。要使作文有思想深度,能体现作文的个性化,就应当有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现对如何训练个性化思维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想象能力――个性化思维的前提

想象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个性化思维的基础。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其个性,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想象能力的训练方式很多,如:

1、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它能够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进行看图作文教学,教师应选用画面简洁、内涵丰富的图画,给学生留下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2、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诸如此类紧密结合作文讲评进行具象化训练,即使原习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手段而“化”之为一篇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想象能力的增强,表达兴趣的提高,实在是不言而喻的。

二、训练抽象思维――个性化思维的核心

抽象思维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作文教学中抽象思维的训练重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立意不同,是个性的体现,能够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际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地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办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绪的材料,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

2、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决定了思维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写作来说,它要求写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是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

三、拥有求异思维――个性化思维的根本

求异思维主要包括纵向引申、横向扩散和逆向否定三种基本形式。但我们语文教师大多看重逆向否定求异思维,其次则是横向扩散求异思维,而纵向引申求异思维常被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其实,前人的思维成果更多的并不完全是谬论,而是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或彼时彼地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只能或只需达到某一程度,某一层次。这就需要我们展开思维的羽翼,在纵横两向的延伸、扩展中求得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单一形式的求异思维作文训练,不仅容易导致学生陷入片面理解求异思维的误区,而且不利于求异思维的充分展开。我们的作文训练虽然不必搞得过于复杂,但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三种形式的单项训练,对养成学生脚踏实地,因“材”制宜的求异意识,提高学生积极的求异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求异作文的训练,应兼及求异思维的多种形式。

事实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经过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写出拥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上一篇:用心把握教学材料选择,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下一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