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营的孩子和这些可爱的老人们

时间:2022-07-22 03:03:31

石头营的孩子和这些可爱的老人们

他们退休前是文化干部、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幼儿园老师,他们退休后有的爱摄影,有的爱乐器。他们的人生本没有交集,却因为晚年的爱好而相识,又因为一颗爱心相聚在天津市蓟县下营镇的石头营村,以他们朴实善良的行动续写着一段又一段平凡的故事。

石头营村的村民都是旗人,也是守陵人。村子里有6座王爷陵。山野好风光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2006年春天,一家中老年摄影俱乐部的15位“摄友”到此处采风摄影。63岁的孟林和48岁的蒲晓波住在一户农家院里。院主人的一个亲戚是中学教师。那位老师介绍了一户贫困家庭,因为是满族,按照政策,可以生二胎,没想到,二胎是个“龙凤胎”。为了抚养3个孩子,男主人在采石场拼命砸石头,常年在粉尘中呼吸,造成矽肺病,丧失了一半的劳动力。家中偏又失火,成为村里最贫困的家庭,“龙凤胎”姐弟正上初一。父母为供3个孩子上学,拼尽了全力,已不堪重负。

孟林和蒲晓波听了心中一动,他们一直想帮助一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求学。“摄友”67岁的李德光和55岁的李勤得知也要参加,4个人决定帮助这对“龙凤胎”姐弟,每人每年捐400元,计1600元,连续捐了3年,正好是两个孩子的学杂费。

蒲晓波等人本无意让旁人知道,谁知还是有些朋友得知消息,个个热情迫切非要参加,尽管他们严格“控制”,还是滚动了捐资助学的“雪球”。又有3位有爱心的中年“摄友”捐助了3名石头营村的贫困生。

滚雪球还“滚”来一位德国老人――65岁的南诺尔特,这位德国人曾在天津工作,跟自己的翻译(其中一位捐助者的妻子)提到过,要求他们帮助寻找两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原来,老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有七八个孩子,他知道穷人的难处,很想帮助中国的孩子,不要因为贫穷而辍学……

2007年4月,南诺尔特特意从德国来,确认资助两名贫困生。4月20日,大家陪同德国老人来到石头营村,他们每个人从自己家中带来几个炒菜,在农家院,8位助学者和7个受助的孩子搞了一次大聚会。德国老人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其他人带来衣物等。

2009年7月,孟林、蒲晓波接到“龙凤胎”姐弟的报喜电话:姐弟俩双双考上高中。虽然当初约定是帮助孩子完成初中学业,但是孩子有出息,考上了高中,还是要奖励。听到喜讯,又有4个“摄友”非要加入,他们是:52岁的孟庆东、62岁的陈洪升、51岁的耿秀云和45岁的郭培艺。他们每人捐献500元,作为“双胞胎”姐弟的奖学金。

蒲晓波和孟林说:当初我俩就想悄悄地做一件事,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决不号召,更不动员别人,完全是自愿参加,而且要量力而行。因为我们大多都是工薪族或退休族,生活并不富裕,有的还比较困难,就是为了干点儿想干的实事。比如陈洪升有一个脑瘫的女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吃饭都要别人喂。大家本不想让他参加。可是,陈洪升非参加不可,他说:我女儿上不了学,就让我帮助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吧!钱不在多少,是我和老伴儿的一点儿心意。

“雪球”继续滚动,还引来了一支老年萨克斯乐队。这支乐队成员都是中老年人,领头的是退休建筑工人王玉良,今年65岁,他是最早想学萨克斯的3个人之一。开始是觉得吹普通乐器不过瘾,想玩点儿新鲜的。2009年3月,他就请来了蒲晓波义务教吹萨克斯。蒲晓波把五线谱化为简谱,手把手地教,真是不厌其烦。不过蒲晓波也说,教这些老年人真难,因为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音乐基础。可是,他们痴迷苦学的精神也真让人感动,经常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连吃饭也忘了。

为了不扰民,他们到大桥下的街心花园练习,悠扬的乐声,引来了路过的老知青孙跃群、退休货车司机王全生。加入的条件很简单,有萨克斯管就行。一开始,他们找不到音,手指不知道往哪儿按,吹不成调,有的人不认谱,就画了一个萨克斯按键图,写上字注明音符。笨鸟先飞,几个月过去了,这支乐队就吹得有模有样了。

乐队成员也知道了蒲晓波资助贫困孩子的事情。大家再三要求也向贫困生表达一份爱心。于是2010年4月24日,这支老年萨克斯乐队来到石头营村,给村里的贫困生带来书包、笔记本、运动服、篮球,还有圆珠笔、三角板等多种文具。老人们拿出金灿灿的萨克斯管,孩子们看着十分好奇,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老人们耐心讲解,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持管、如何吹奏,一个孩子终于使足气力吹出声来,赢得一片叫好声……

大家用萨克斯演奏《雪融花》、《半个月亮》、《长江之歌》,孩子们动情地跟着唱起来,歌声在农家小院回荡,飘向山谷。大家说: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时腼腆、自卑,如今,他们变得开朗自信。无论今后他们干什么,只要他们能够自强自立,感到社会的温暖,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也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心愿和目的就达到了。

(责编:孙展)

上一篇:我为酒瓶醉 下一篇:老爸妈的台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