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流向与流量分析

时间:2022-07-22 02:10:20

吉林省玉米流向与流量分析

摘 要: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省,玉米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0%以上,随着全国玉米供求日趋紧张,吉林省内玉米消费潜力不断加大,加上国外进口玉米的冲击,吉林省玉米流量和流向都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基于吉林省玉米生产、消费、调出和出口等统计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玉米流向与流量变化,对未来形势作出预测。

关键词:玉米生产;生产消费;流向;流量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97-02

一、吉林省玉米生产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稳定与安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吉林省位于世界第二大玉米黄金带上,玉米生产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玉米产量占省内粮食产量70%以上,占全国玉米产量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0%以上。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促进下,在机械化生产和新生产资料投入的推动下,吉林省玉米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1]

由图1可以得出,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10年来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局面,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821.11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3000 千公顷,增加了64.73%;玉米产量由2000年的993.2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150万吨,增加了1.16倍;2010玉米单产达到7166.67公斤的新高;2011年吉林省玉米将再创新高,达到2650万吨。吉林省玉米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所占比例一直稳定在10%以上,2010年达到13.03%;玉米产量占省内粮食产量的比例2010年达到75.64%。可见玉米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做好玉米的生产关乎到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吉林省玉米流向与流量分析

吉林省玉米的流向主要包括3个方面:省内消费、省外调运、出口,由于吉林省玉米加工业近年来获得长足的发展,省内消费量明显增加;进口玉米的竞争优势冲击,使得南方对吉林玉米需求有所下降;国内玉米整体呈现供求趋紧状态,使得国家对玉米的出口有所限定,造成吉林玉米出口量呈减少趋势[2]。下面从吉林省内消费、省外调运、出口3个方面具体分析吉林省玉米流向与流量情况。

(一)吉林省内消费

吉林省内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食用消费、饲料消费、加工消费、损耗及种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发生了深刻变化,食粮在食物消费中的比例日益下降,这也导致食用对玉米的需求减少,吉林省玉米食用消费基本稳定70万吨左右。由于人们对动物蛋白需求的增加,加速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养殖中饲料比例也大大提升;使得饲料的产量稳步增加,而饲料中60%以上的为玉米,所以玉米消费也随之增加,吉林省饲料消耗玉米量由2001年的165万吨迅速增加至2010年的500多万吨。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可谓迅猛,玉米消耗量增速也惊人,消耗量由2001年的226万吨增加至2010年的880万吨,增加了接近3倍。就种用及损耗来看,种用玉米消费量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也有所增加,由2001年的4.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7.5万吨;由于农户玉米存储、保鲜、干燥条件比较差,粮库存储玉米也有一定的损耗,使得损耗量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0%,2010年吉林省玉米损耗量超过150万吨。从总体来看,吉林省内玉米消费量2010年达到1600多万吨,占吉林省玉米总产量得77%左右,吉林省内在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吉林省玉米调出量和出口量发生重大变化[3]。

(二)外调量和出口量

吉林省在保障国家玉米供求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玉米调出量一直排在全国前列;玉米出口量平均占全国玉米出口量的一半左右。由图3可以看到吉林省玉米外调量近10年来剧烈波动,2004年曾达到顶峰的925万吨,2009年由于吉林省总产量下降和省内消费增加,调出量达到最低点的50万吨,2010年外调量回升为421万吨,总体来说,吉林省玉米外调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吉林省玉米出口近10年来也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一方面受美国玉米竞争优势的冲击,另一方面省内消费增加和国内玉米供求紧张,出口量急剧下滑,2010年出口量仅为5.7万吨[4]。

(三)流向流量趋势分析

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仍有开发潜力,如果气候正常,吉林省玉米的产量仍然会有突破;就消费来看,吉林省正在大力发展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将会增加,饲料玉米的消耗量将有所提高;由于受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吉林省玉米深加工结构调整的影响,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正逐步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玉米的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对玉米的消耗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总体来说,吉林省内在消费,在内外条件约束下,不会产生大幅上升情况。吉林省玉米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5%,国内供求平衡的调节器作用不会消除,即在未来,吉林省仍将有一部分的玉米外调。由于吉林省在地缘上对俄日韩有一定优势,仍然会有少量的出口,但受国家政策影响,不会太大[5]。

三、政策建议

首先,深挖玉米耕种面积潜力,努力提高单产,减少病虫害,增加玉米产量。吉林省仍然有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要积极开辟,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推广高产专用型玉米和玉米大垅双行种植技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加强对螟和鼠害的有效防治,降低粮食损失。

其次,加强对农户玉米存储技术宣传与指导,政府应对农户存储设施进行专项补贴。积极推广玉米收获后的离地棒储减损技术,扶持农户加强存储设施建设,减少玉米因鼠鸟虫损害、霉变带来的损失。

再次,吉林省对玉米加工业要积极引导,优化产业布局,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淘汰小、散、乱的玉米加工企业,扶持大中型企业,支持玉米供应链上下游的强强联合;加工企业要增加科技含量,向更深、更精方向发展,开发新产品,提高玉米附加值和利用率。

最后,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硬件设施,增强农户抗击风险的能力,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杨子刚、郭庆海.玉米供应链合作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11,(04).

[2][3] 石勇、张宏宇、董俊萍.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展望[J].吉林农业,2010,(03).

[4] 刘笑然、祝滨滨、刘晓蕾.工业加工发展对我国玉米供求平衡和流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粮食论坛,2008,(04).

[5] 杨子刚、毛文坤、郭庆海.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市场供求分析[J].调研世界,2011,(05).

上一篇:政府职能缺位与保障房建设协调机制的建立 下一篇:中美带息应收票据账务处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