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的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22 01:59:13

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的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把乡村环境、生态、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巴拉河流域是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其在黔东南旅游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黔东南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仍不相称,通过分析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黔东南;旅游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141-03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黔东南旅游圈是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即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地理上黔东南东接湖南,南接广西,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辖内有苗侗壮土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圈内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位于雷山北面,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示范项目。巴拉河源于雷公山,项目区的朗德、猫猫河、南猛、脚猛、南花、季刀、怀恩堡等村寨分布在巴拉河的两岸,苗族人口占98%以上。山水秀丽、田园风光、民族文化、历史遗存等为巴拉河流域的主要特色。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中国,乡村旅游大规模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是目前中国正在发展与成长的一种旅游形式。贵州省巴拉河流域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古朴淳厚而又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客观现实让巴拉河流域七个苗族村寨群落被选定作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同时也被作为贵州省学习和借鉴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国家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指从旅游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出发,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的优势、特色,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共享客源市场,逐步形成相对发达的旅游区域。黔东南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整体上速度相对缓慢,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上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旅游区域的协同发展。

二、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1.协同发展是巴拉河流域自身发展的需要。巴拉河流域山清水秀,以田园风光、原生民族文化、历史遗存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被列为全省九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区之一,成为中外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流域内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同构化程度高,这种趋同性威胁导致开发尚局限在观光游览的基本层面上,各旅游景区创新能力差,效仿能力强,你有、我有、全都有,不具备长期垄断性,同时导致客源分流,恶性竞争。加之流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要达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单靠巴拉河一河之力很难实现,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优势互补,以形成集聚优势,形成大旅游区的联合开发,成为巴拉河流域的必然选择。

2.黔东南区域旅游一体化需要协同发展。旅游业是关联性和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各地相互支持与配合。随着贵州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巴拉河作为黔东南地区与湘西地区、华南地区连接的纽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越来越受到黔东南乃至整个贵州省的关注。同时,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周边地区看,大桂林旅游圈、重庆旅游圈、成都旅游圈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黔东南作为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极,目前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吸引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正是顺应了黔东南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3.巴拉河在黔东南旅游圈中的中心地位。巴拉河流域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东南面,跨凯里市和雷山县,距凯里市12km,旅游区沿巴拉河南北延伸,长约20km,东西宽约6km,面积约120km2,涉及沿河的凯里市、雷山县的七个苗族村寨。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黔东南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绚丽多彩、古朴厚重在黔东南民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但从整体上看,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与真正大规模、规范化、科学化的开发相去甚远。因此要将黔东南州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辐射整个贵州省以及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地,必须依靠巴拉河流域强大的协同辐射力。

4.乡村旅游是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最佳方式。黔东南旅游圈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其中凯里作为黔东南旅游集散地,从江以瑶族、侗族风情最为典型,黎平以红色旅游、侗族文化最具特色,锦屏以隆里古城、苗族村寨吸引游客,雷山以雷公山、千户苗寨闻名海内外,另外镇远的历史文化及其周边的舞阳河、杉木河、剑河的仰阿莎湖、盘溪瀑布群等自然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而且旅游资源分布集中,主要有三大特色区,即镇远周边,以自然风景为特色、凯里周边,以苗族风情为特色、黎平从江榕江周边,以侗族风情为特色。可见,区内苗、侗、瑶等族人文旅游资源与山、水、洞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组合度高,完全符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相似,都有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民族风情、乡村田园风光,因而乡村旅游具有走协同发展道路的优势。

三、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对策

巴拉河流域主动融入到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整体中去,在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品组合开发、人才培养以及形象塑造与宣传等方面加强配合和联动,形成产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市场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打破国界或区域限制,谋求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整合流域内旅游资源,实现黔东南旅游圈乡村旅游和谐发展。“合指为拳”1+1>2是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打破行政界限、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的一个方法。分门别类地对黔东南旅游圈尤其是巴拉河流域内所有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彻底的清查整理,确立旅游圈乡村旅游资源的种类、等级、组合与分布状况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区划必须遵循的综合性、整体性、相似性、完整性等原则,加强合作,统一规划,改变过去陈展方式单一,陈展内容雷同,各市县按照各自的特点做规划,使旅游规划缺乏统一性的局面。制定并完善整个旅游圈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站在全局的高度,注意协调好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其他各类规划、各县旅游规划的相互衔接,兼顾中长期,侧重短期,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互补性。在旅游资源整合中,淡化行政、地理区划,将周边市县的特色资源产品与巴拉河捆绑,整合黔东南旅游圈内的自然风景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美食文化资源,加大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调节开发节奏,重点分批开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完善流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打通乡村旅游通道。巴拉河流域山地众多,且山山郁秀,原始森林莽莽苍苍,但同时交通条件相对薄弱,有些村寨暂无公路或仅有乡村泥泞小道相通。另外,除凯里市、雷山县城外,大多是农家乐的接待方式,住宿、餐饮设施也相对不足,因而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巴拉河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首先,要加强交通条件的改善,纵向上继续沿河公路建设,连通流域内各主要旅游景点;其次,横向上做到村村有路,在具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开发乡村绿色大道,并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花卉架设,使旅游者观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加强对旅游接待户的厨房、客房、厕所的改造以及村寨等旅游景点的通讯、水电设施的改建,为游客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3.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从整个黔东南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不长,产品开发仍然停留在粗糙、浅层次阶段,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各县乡村旅游产品大多是简单的产品复制,无法激起更多游客的消费欲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巴拉河流域应联合黔东南其他地区,在保留原有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乡村风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深度挖掘苗族、侗族、瑶族等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才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笔者以为,在体验旅游背景下,巴拉河流域可带动黔东南旅游圈开发具有乡野情趣的乡村观光旅游产品,让游客游览清山秀水、绿色田园、传统村寨等民族建筑;开发乡村体验产品,不仅仅满足游客感观上的享受与认知,更多的是参与一些乡村体验活动,如:传统的农事体验活动,种植蔬菜、采摘果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娱农家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根据黔东南州的实际,在重点区域选择重点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利用黔东南州“百节之乡”的美誉,围绕芦笙节、姊妹节等开发节事庆典旅游产品,使游客充分领略黔东南主要民族的乡村风情和特色乡土文化。

4.加强巴拉河流域与黔东南旅游圈旅游协作的领导和人才培养,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水平。巴拉河流域涉及凯里、雷山,要融入黔东南旅游圈形成大旅游,要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打破条块分割,进行旅游体制的整合,由州牵头成立一个乡村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跨行业、跨部门、跨乡镇有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性、宏观性问题的决策、协调,解决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矛盾,推进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充分发挥旅游管理职能,加强领导和管理。

由于目前整个黔东南州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人才,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目前人力资源状况亦不容乐观,这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服务是相悖的。黔东南旅游圈应建立一整套旅游教育和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国际援助项目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搞好软环境。首先可与凯里市旅游学校合作,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村寨旅游服务人员、风景区旅游服务人员等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观念培训、行为规范培训、技能培训、危机处理能力培训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其次选拔有培养前途的旅游管理专职人员到凯里旅游学校、贵州旅游学校等旅游院校脱产或在岗培训,鼓励管理人员自学、短期进修旅游专业知识。加强与长三角等旅游发达地区的协作,一方面,派遣人员到旅游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考察修学,另一方面,聘请知名专家到黔东南来讲学,兼职顾问。充分利用新西兰政府援助项目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最后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以优惠政策招聘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不分地区,激励鞭策旅游经营、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制度。

5.进行黔东南整体形象宣传和联合促销,树立巴拉河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巴拉河乡村旅游是黔东南乃至贵州省的一个典型示范点,但整体形象包装促销缺乏力度,乡村旅游宣传投入不足、手段单一,与黔东南旅游圈其他市县、部门、企业联合宣传的机制没有形成,要整合市场营销资源,提高旅游宣传的档次和效率。一要加大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把“乡村旅游”整体形象作为黔东南旅游圈对内、对外宣传的统一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并积极探索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将形象推广与产品营销相结合,树立团队合作精神,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提升黔东南旅游整体形象;二要完善促销手段,广泛运用网络、新闻媒体、客源地旅游社等多种形式,在提高宣传促销影响力上增强其实效性;三要加大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强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战略研究,增强市场开发的针对性,为黔东南乡村旅游产品做好促销定位工作。

参考文献:

[1]曹炳汝,等.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R].无锡:江南大学&凯里市旅游局,2005.

[2]蒋丽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江南大学学报,2005,(4).

[3]蒋丽芹.试论民族文化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8).

[4]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

[5]杨桂华,等.农家乐经营手册[K].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6]粟路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3).

[7]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8]陈烈.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热带地理,2002,(4).

[9]刘良忠.烟台市与环渤海旅游圈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0,(6).

[10]宋金平,等.大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域协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0).

[11]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12]郭刚志.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之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6).

[13]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5,(3).

[14]刘开萌.乡村旅游类旅游产品开发规律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15]王旭.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当代贵州,2005,(6).

Research on Integrating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f Bala River

and Tourism Circle of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JIANG Li-qin, SU Ri-ya ,CAO Bing-ru

(Traveling Department Commercial Collage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 Rural touriam is a kind of deep experiencing tourism which based on rural place and integrate the rural environment, ecology, nationality with culture. Although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key regions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in Guizhou province, Bala river does not exert its regional advantage and resource advantage fully,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ircle of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does not match with its abo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ertain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on integrating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of Balariver and tourism circle of 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tourism;southeastern guizhou province;tourism circle; synergistic develop

上一篇:探讨鄂西地区旅游扶贫发展的新思路 下一篇:从创意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