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不速之客”

时间:2022-07-22 01:42:39

通过《公正》和《金钱不能买什么》,中国读者认识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而如今,他将关注度投向了一个更具有“未来视野”的话题。

作为一位哲学家,这个研究方向起源于2001年底,桑德尔受邀加入新成立的美国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自此引发他对于伦理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兴趣,他与一群科学家、神学家、医生、法律学者以及公共政策专家一起,针对干细胞研究、无性克隆和基因工程发起一番论战,最让他着迷的话题就是关于基因改良的道德标准,基于他所撰写的一篇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报告,我们有幸读到了这本关于科技与人性陷入的道德隐忧和伦理困境的著作。

“当科学的脚步比道德的理解快时,就会像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大家努力想表达出心中的不安。”让桑德尔担忧的正是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实现欲望的一种极端趋势,例如父母可以为子女在基因超市中定制先天特质等。

桑德尔指出,在开明的社会里,人们首先触及的是自、公正和个人权利的措辞,但这部分道德词汇不足以让我们处理无性克隆、订造孩子和基因工程所引起的最大难题,因此基因革命才会导致道德上的晕头转向。

神学家威廉.梅曾告诉人们:“亲子关系比其他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更能教会我们理解‘对不速之客的宽大’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桑德尔坚信,生命是上天恩赐的礼物,应该全心接纳孩子原貌而非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设计品或是父母意志的产物,这会使父母子女的伦理关系演化成设计者与被设计者,显露出他们想掌控出生奥秘的强烈愿望。优生学和基因工程能够代表了意志对天赋、支配对敬畏、塑造对守望的绝对胜利,但之所以为何要担心这些胜利的原因在于,假如基因革命侵蚀了我们对人类力量和成就中天赋特质的感激,它将会改变我们道德观中的3大关键特征——谦卑、责任与团结。

桑德尔对此有着不安与忧虑,基因改良、无性克隆和基因工程会为人类的尊严带来威胁,然而难题在于,如何清晰地为公众解读这些技术是如何削弱我们的人性,又在哪些方面威胁到人类自由或人类繁荣的?

虽然在基因改良方面,他并不赞同支配对敬畏的绝对胜利,但在书中,桑德尔又着重强调了治疗和改变之间的差异,“制造完美”与“救死扶伤”之间需要被悉心鉴别。

面对社会舆论对于“干细胞研究”的质疑和犹豫,桑德尔则提供出一则颇具说服力的道德考量标准:“警告滑坡效应、胚胎农场和卵子及受精卵商品化的人,其担心是对的,但假定胚胎研究必然让我们面对这些风险确实错的,与其禁止胚胎干细胞研究和研究无性克隆,倒不如使这些研究的进行受制于一些规则,含具体的、适合人类生命之初萌芽之谜的道德约束。”(文/徐珊 制图/文耀)

上一篇:战争与趣味 下一篇:深度拆解篇:泛鑫到底是怎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