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配合心理安慰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倍增

时间:2022-07-21 08:32:31

按摩配合心理安慰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倍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患者腰腿痛的重要病因,因其病有时发病急,疼痛程度较强,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重者昼夜持续疼痛,不能下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常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对于患本病的患者,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觉得按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疗法加以调整患者的心态,疗效倍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医学心理学》认为: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疼痛是病人自己主观的、高度个体化的经验,不能被他人确认。正因为此,疼痛才被视为一种心理事件,而不是躯体事件,它的出现及强度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紧密相关。因此对疼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疼痛的体验也不同。布兰德博士指出:恐惧、生气、内疚等是疼痛的强化剂,其对疼痛的影响远大于药物的作用。相反,在兴奋、欢快的情景中,疼痛被抑制。甚至没有痛反应表现。也就是说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痛觉上,疼痛就会更加强烈,相反,反注意力转向疼痛外的事物上,对疼痛的感觉处于抑制状态。这时疼痛明显减轻。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运用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中,常常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中运用心理疗法来促使病人,一个是有坚定的信念,确认这种病会很快治好的,另一个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得到相应的安慰,使其情绪改变。从紧张焦虑中转向平静和轻松。每个患该病的患者每次按摩都需30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医者与患者有充允的交谈时间,而且患者每天来1次,在这里患者既能看到好的快的患者。又能看到比自己重的患者也在逐步好转,科内气氛常常保持轻松和愉快。常起到明显的效果。正如《医学心理学》中所说:暗示对痛觉影响很大。安慰剂止痛是最好的例证,外科手术后的疼痛35%可被安慰剂止痛,而吗啡也能使75%的手术后患者疼痛缓解。让病人进行自我暗示,心想“我不感到痛”时痛阀上升7%-

典型病例

赵某某,女,47岁,2006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因春节期间过劳致腰部隐隐作痛5天,于前天上午在搬重物时腰痛加剧,遂不能弯腰,不能下地行走.在家人的扶持下在某医院作腰部CIT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症,该院外科大夫建议住院手术治疗。该患者听后十分害怕,她听人说手术可能致下肢瘫痪。坚决不住院。回家后一夜啼哭不能入睡,情绪极为低落。腰部疼痛更加加重,昨天经打听,听说我科已治愈上千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于今天上午在家人的搀扶下就诊于我科。该患者神色紧张,精神郁滞。坐站行走均需人扶持。当我了解了她的详细病情后第一句话便对她说:你的病是我这儿最常见的。你的病情比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尚较轻,经过按摩及输液等辅助治疗,过几天你就会好的。她当时睁大眼睛望着我。口里的叹息声明显减少,说话中来了一位患者,在这儿按摩了5次,当时来时和她的症状差不多。现已好转多一半了。我告患者你先和这位患者谈谈。我先给这个患者按。当她听这个病人说第1天来时他也是在别人的扶持下才能行走几步,按摩了两天就能自己行动自如,疼痛大减时,精神明显放松。轮上她按摩时竟能自己上床,当我给她按摩完后。她说她的腰痛明显减轻,当时便能下地行走。精神大为好转,经过1周的按摩配合相关中西药辅助治疗而愈。她临走时对我说是我的精神开导也就是心理疗法使她的精神好转而很快治愈的。

体会

病人十分关心与他所患疾病相关的信息,如疾病的诊断、病因、病程长短、预后等情况,也十分关心和该病治疗有关的信息,如治疗前景、效果、有无副作用等。因此在接诊每一位患者时,除了医生耐心认真的检查和治疗外。还需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给病人相应的解答。使其从心理上认识到本病的治疗方法、过程及预后,从而放松紧张的情绪,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正如中医学所认为的气通则百脉通,通则不痛,在百脉流通、心情舒畅的情况下,配合按摩及内服相应中西药治疗本病。疗效会倍增。还有的病人愈后曾说。你给我的治疗信心比治疗更起作用。因此我认为不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配合心理疗法疗效好,在临床中治疗任何病配合心理疗法,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各位同仁共用之。以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

上一篇:推拿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