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有效性

时间:2022-07-21 05:40:49

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有效性

摘要:《基础会计》是学生学习会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好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其课程特点是会计专业术语多,基础理论必需记忆,初学者往往会感到乏味无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会计知识兴趣,使得基础会计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是摆放在财会老师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字:基础会计;教学;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知识,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训练和培养,使自己逐渐认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在学习中使之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在现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挑战和创新,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忽视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等不利现象,同时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高已成必然,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更成为我们会计教师的永恒追求。

笔者以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对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一、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打磨教案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确定会计分录”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互动合作的竞赛式学习环境中通过理实交替的问题解答,掌握用“借”“贷”二字编制会计分录,努力达到“学生能说的老师不说,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的目的。为此,教案的悉心打磨自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例如,为增加学生对会计工作的亲近感,我结合余姚经济,模拟了一家榨菜生产企业。提出因经营规模扩大,需要增加会计人员,欢迎各位学生加入该公司,在课堂上让学生转换角色,以公司会计人员开展上岗前的业务测试和培训。最初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为会计主管,对学生进行业务测试和培训。教案形成后,我突然发现,这样的定位无形中拉大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压抑。后来的修改中我没有强调自己的身份,只是用公司主管欢迎在座各位加入该公司这句话带过,消除了师生间的不平等。但我又觉得教师的身份很尴尬,于是我再次做了思考。最后,我将自己定位为我和学生是同一个团队,接受企业会计主管的业务测试和培训。经过多次打磨,师生成为统一战壕里的战友。

又如在“会计分录的编制”课堂练习中,我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用文字进行归纳,后来我觉得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能力有限,应该换一种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使课堂气氛活泼,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最后,课堂练习以这样的形式呈现,要求是:(1)将会计分录与会计分录种类用线连接;(2)尝试描述以下四个会计分录的经济业务。

借:固定资产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一借多贷

借:原材料 9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一贷多借

应付账款

40000

借:应付账款 60000

应付票据 4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多借多贷

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170

贷:银行存款 900

应付账款 270 一借一贷

教学设计如此打磨以后,学生参与面扩大,题目理论难度减少,实践性增加,灵活性也增加,教学效果比原先有所提高。

二、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互动教学

课前的教案打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是动态生生成的,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抢答问题积极,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很关键。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竞赛+培训”的形式贯穿全过程。

例如在本课的第一环节“温故”中,为了了解学生对前课的学习效果,我采用了让学生小组竞赛式抢答题目,学生根据已有会计基础知识举手抢题回答,答对给本组加分,答错不得分,由另三组再次抢答并说出前一组错误原因,也得分。本环节主要是生生互动,教师掌控了课堂纪律,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又如,在本课的第二环节新课传授“简单会计分录”中,采用了“培训+抢答”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是新知识,但有旧知识做铺垫,学生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对新出现的问题,通过必要的培训,也可以解决问题。例如题目:2011年8月19日,富民菜业有限公司接受光华公司的货币资金投资200,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教师:提问“款项已存入银行” 涉及哪个账户?“接受投资”又涉及哪个账户?

学生:思考分析题意,同组讨论,抢答或二次抢答。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加分。再次抛出问题:

(1)“银行存款”属于那一性质的账户?增加记哪方?

(2)“实收资本”属于那一性质的账户?增加又记哪方?

(3)学生;继续思考或同组讨论,再次抢答或二次抢答。

(4)教师:只要学生答对一点就加分,尽量照顾到各组,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总结。

(5)在本轮环节中,学生是鲜活的,思路是活跃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或许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会计分录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要做好整体提示启发以及出现意想不到答案时的分析处理。这样的课堂互动,目的既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有让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能力之意。

上一篇:立式锅炉爆炸事故分析及预防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