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名士环保生活

时间:2022-07-21 05:25:58

悦动名士环保生活

2010年6月6目,中国工商银行名人理财俱乐部(北京)正式成立,部分社会名人成为首批俱乐部会员。

近年来,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和体育运动行业蓬勃发展,涌现了大批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书画家等知名人士。

为满足这部分客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给他们提供一个享受高端服务、掌握焦点资讯的交流平台,专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新型客户服务平台一“名人理财俱乐部(北京)”顺势而生。

在“名人理财俱乐部(北京)”,会员除了享受专业财富顾问、金融资产投资、专属保险定制、环球私人管家等众多高端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同时,还能参与根据他们需求和偏好,为他们精心安排的鉴赏收藏馆、保健养生堂、子女教育汇等高品质活动。

以“名人理财俱乐部(北京)”的成立为契机,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与阳光媒体集团联合推出“绿色影响力”系列电视节目,携手“名人理财俱乐部(北京)”名人会员,共同宣传、倡导低碳绿色生活,培养太众环保意识。

秋风:自己安全的前提是尊重别人

独立社会学者文体刊记者宋慧敏

发展经济学相关定律显示,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之后,社会随即有堕入动荡的危险,因为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道德崩溃等因素牵动社会敏感神经。如今中国已进入经济起飞期,而中国社会似乎正在进入一个社会学家所谓循环剥夺感时期,焦虑、烦躁、咒骂的氛围萦绕着许多人,大家都觉得不满足!但经济学定律不能成为我们敷衍社会矛盾的借口与托辞。

面对现实社会带给人们的种种不安全因素,逃避永远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对此,针对不安全因素形成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笔者采访到社会独立学者秋风。

《钱经》:您自身有没有一种不安全感、或者说是不确定感?

秋风:当然有了,你看前段时间报道的幼儿事件,就让我很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因为我的孩子正要上小学。此类事件发生后,很长时间我都在为这种事情困挠,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怎样的学校环境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钱经》:现在自然灾难频发并迅速传播,真的是“2012”来了么?

秋风:实际上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恐怖,像我的父母,他们现在依然生活在农村,由于消息很闭塞,反而会觉得世界很安宁!现在正是太多的不安全信息造成人们的不安全感,其实世界没有太大的变化。作为媒体,其本身的神经会非常敏感,媒体本身觉得世界不安全,于是就会不断寻找不安全信息,对自己的判断进行正反馈,于是众多的不安全事件纷纷报道出来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更增加了这类报道的频率。毕竟灾难、色情、暴力等等类似事件才最吸引眼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不安全信息,心里不能不受到这种信息冲击的影响。

《钱经》:富人纷纷移民,穷人则倾向于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这样的变化被看作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表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秋风:这确实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的表现。富人和穷人们的这两种表现,也正反映了社会中两类人群之间的矛盾。穷人仇富,富人逃离。

归根结底;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把GDP的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如此之下,形成的国家哲学就是“钱是最高的价值”!其实钱只是个工具而已。但在这种国家哲学深深影响到每个人的人生哲学,一切向钱看!如此之下,国家为GDP的增长焦虑不安,每个人的生活也因攀比不满足而焦躁不安。物质主义最大的危害就是让每个人都惶恐不安。仇富心理甚重,当穷人发现已经没有能力赶上富人脚步的时候,就会出现利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

《钱经》:是不是解决了贫富差距就能缓解人们心中的不安全感?到底应该怎样弥合贫富的鸿沟?

秋风:缩小解决贫富差距肯定是会缓解这种不安全感。弥补贫富的鸿沟,使得贫富共和,最大的基础就是中产阶级的强大,当代主流社会也已广泛地认识到这一点,政府也提出要建设“橄榄型社会”。

现在的问题是,贫富对立如果处理不当,中产阶级的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反过来,缺乏中产阶级的平衡,处于相对极端状态的穷人与富人各自坚持自己的非理性立场,不能实现共和。这就是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必须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为列车更换车轮。这对各个社会群体及政府同时提出了高难度要求。

比如,客人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正确利益”,克制自己利用权力获取财富的经济人理性,并启动社会的自我财富再分配机制,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化解穷人的怨恨。中产阶级则需要准备驯服富人和穷人的激情,致力于推动制度变革,以改进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游戏规则。政府则需要善意地回应理性的诉求,确认和完善公正的规则体系。

贫富差距根源其实就是权利的不平等。惟有覆盖所有人平等的福利制度,才能解决这种贫富之间的矛盾。虽然我们现在的福利制度覆盖面正在逐渐得扩大,但还处于高度不平等。现实中,我们看到富人享受最好的福利,富人享受很多福利报销,而穷人尤其是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收入低,福利保障也是微薄的。一般来讲。工资收入占到我们实际收入的70%,福利构成占到30%比较合理,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觉得收入的分布是公平的。

《钱经》:对于个体而言,如何消除仇富心理之下的不安全感?

秋风:尊重!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每个人都需要重塑一种道德修养,更需要道德的制约。每个人自己安全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别人,社会中上游人群尊重弱势群体。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富人道德上劣于穷人的观念,才是构成了很多人讨论贫富问题的“背景性知识”。这样的背景又被当下中国的现实所强化。

一个社会,如果制度设计不当,比如,法律设立、政府保护垄断,给予某些人特权,使其可以将自己不公平的交易条款强加于他人,或者政府刻意剥夺某些人,则财富的差异可能会更加触目惊心,且显著地不公平。收入差距的背后是特权的存在,很多人的权利被剥夺了!这正是中国的现实。很多人在愤怒声讨富人时也确实再三声明,自己所指的正是用这种渠道积累财富的人。

《钱经》:如今的中产阶层面对着诸如房价困惑、职业不稳定等问题,您怎么看待?

秋风:就制度而言,依然脱离不了我们追寻的物质主义哲学。我们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并不完全是单纯的经济过程导致,土地的垄断制度人为推动了房价上涨,如疯狂行使的列车般,有人身手矫健踏上去了,但大多数人被甩在后边,绝望进而愤怒。

同时为了追求超高的经济速度,很多地方官追求政绩,半个县城都拆了,人为地制造了财富的再分配,出现极度不平衡,有人获得巨大收益,有人利益被剥夺,于是让很多人愤怒。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就是要重塑我们价值导向,不要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让每个人都处于一种被追赶的惶恐不安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就是尊重,企业尊重员

工,不要把企业一味地看成一个个赚钱的机器,更应该树立一种事业导向,使得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在一起共同的运转,体现个人的价值!

赵晓:了解财富逻辑,保障财富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本刊特约董露营

“解决财富安全感问题,首先要学会如何保护财富免遭通胀侵蚀,而建立通胀经济思维是关键”。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赵晓一直关注民生,他认为现在中国人忙碌于追求财富,有其客观原因。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衣食住行都接受统一安排,一切自有国家埋单,而市场经济打破了平均主义,个人必须靠自身能力赚钱谋生,并承担孩子教育、未来养老和个人医疗等负担,经济压力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中国的基尼系数也已达到历史最高,加上当前中国法制、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个人没有可以依赖的精神力量调节内心,把目标简单等同于金钱,更不会深入思考幸福、成功和价值的真正涵义。

“财富不安全感的背后。”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需求是除衣食住行之外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正因为金钱是满足人类从基本到高级需求的重要手段,才使得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关心金钱。赵晓说,事实上现在国人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很多,经济飞速发展,精神这一块却出现了真空,人们在奔跑中迷失方向,这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

赵晓认为,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比如加工资,过去政府一直采取‘我请客,你买单’的方式,由企业承担成本,尤其在竞争性的制造业,这个问题就比较大,因为利润率只有3%到5%,加的那部分工资很可能抵消掉了企业的利润,那么制造业会不会转移到人力更便宜的国家,工厂会不会因此而倒闭?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然经历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对这部分企业减税,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岗位和收入。

此外,毕竟多数人还是在竟争性行业工作,政府应从政策方面避免垄断行业截取社会大部分利润。谈到北欧诸国的高福利以及在美国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不安全感并没有像中国人这样强烈,赵晓认为一旦解决好教育、养老、医疗等问题,国人的不安全感会大大降低,对金钱的需求也不会这么旺盛。

与此同时,市场上应有一批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供国人消费,不管是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以及NGO、义工组织和社区网络的建设对于当前普遍感觉无组织、无依靠、无信仰的国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通胀经济思维。”

赵晓认为,财富造成的不安全感可以通过个人的一些努力得到缓解, “泡沫化生存将是常态,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通胀,更需要关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胀可能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维持经济增长的手段,因此,个人必须要用通胀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财富的问题。”赵晓所称的通胀经济,是在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结构下,以通胀来维持经济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在这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通货收缩。

赵晓认为,没有任何一届政府愿意看到在自己任期内经济出现大衰退的现象,因此当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经济,制造需求,促使经济重新走向增长。而发行货币是使得经济看起来处于增长之中的最简单和最有效地方式,这一方式将最终导致通胀。如果把政府看作一个可以制造货币、制造投资进而制造增长的超级公司,则政府可以直接干预萧条预期。从长期来看,通胀经济成为现实。

比如负利率的问题,按照常理,一国通胀增加,政府出于管理通胀的目的,会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但加入宏观经济和其他现实因素后,赵晓判断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 “目前,政府会优先考虑保增长和保就业,央行可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控制银行放货的量和速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过剩的流动性。因此,是否加息政府一定会十分慎重考虑。对于个人来说,只要配置得当,收益完全可以抵消潮长的影响,毕竟加息对资本市场是利空,可能股市下跌带来的损失更大”。

如何利用通胀经济的思维做投资呢?赵晓认为,在每一次经济出现通缩的情况时,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因此,每一次萧条都是投机的好机会。最好的例子便是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年初还是一片愁云惨雾,甚至有人预言2009年房价整体跌幅会达30%,然而事实是2009年全年房价一路狂飙,其中缘由便是政府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流动性泛滥所致。

“存钱是最差的资产配置。”

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CPI同比增幅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比较,已经连续5个月为负,中国实际负利率的现象已经很严重。这意味着个人存在银行里的钱,其实际购买力每天都在缩水。弗里德曼货币学派理论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通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基本内容就是纸币贬值、物价飞涨。赵晓表示,每一轮通胀,都是对个人财富的一次残酷掠夺。

如今,不少富人纷纷移民,穷人用极端手段发泄不满的事件时有发生,这被看作是国人不安全感外在的表现。先且不论富人,单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阶层和中产阶层。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决定其大部分收入到将用于生活开支,辛苦攒下的钱最可能的去向是放在银行,被动承受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剥夺。而中国的中产阶层看似有体面的工作,有房有车、生活无忧,但对中产阶层来说,住房、医疗、教育三大支出同样无异于三座大山,一方面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和水平,另一方面所拥有的财富也最容易受通胀侵蚀。

“通胀时代最差的资产配置方式就是把钱存在银行”。赵晓认为,现在中国的投资渠道已大大丰富,个人可以选择买股票、基金、保险、黄金等,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还谈不上丰富,但也有很多不错的产品可供选择。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弱,也可以买债券分散风险,总之“现金为王”的观念在当今中国并不适用。

作为个人来说,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资产配置工作,以保护财富免受通胀侵蚀。通胀发生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商品价格上涨,为了对冲通胀风险,个人可以选择消费,或购买更保值的商品和资产,而黄金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其抗通胀能力要强于其他商品。此外通胀程度也会影响资产收益,比如债券和货币资产适应低通胀环境,股票适应温和通胀环境,商品是高通胀甚至恶性通胀的最大受益者,房地产资产无论通胀程度高低均有较高收益。

“我很看好中国股市,中国经济还很年轻,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赵晓说,目前A股低迷只是暂时的,虽然很难说什么时间点股市会反弹并迎来下一轮牛市,但从长期来看,股市投资回报率肯定高于把钱放在银行的收益。结合历史情况分析,赵晓认为,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及地产等金融类企业将受益于通胀预期的提升,而能够抵御通胀的行业主要为上、下游行业中国的资源性行业,比如煤炭、金属、部分农产品等行业。

上一篇:曹仁超投资语录 下一篇:语言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