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间:2022-07-21 04:18:06

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摘 要】数学知识大量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提炼、转换、演变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关键词】教学策略;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课程回归人的生活,主张课程的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像以往那样,只背“死”的教材,而忽视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的了解。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的采用,应该围绕激活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积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以提炼、转换、演变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内容。

1.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过程。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让学生亲临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多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

2. 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创设应用机会

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因此在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中,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多开展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现实世界的存在形式千姿百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或读出它的数学表现或描述,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描述、去发现。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出租车的车费与行驶路程、等候时间、起步有关的数学事实。学了解直角三角形后,鼓励学生说出测量山高、河宽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

3.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习效应 ,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走到生活中去,必须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兴趣,愿意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渐引导学生加强抽象,弄清概念的含义,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对全课堂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创设的情境应该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不关己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源动力。情境教学不可以简单化,要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教师应该列举一些日常生活实例加以引导,通过学生总结等方式来提炼、验证,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也是贯彻新课标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这一重要理念的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意识到上完每节课后,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了进步,使学生乐学。

(2)给予学生体验、思考空间。评判一堂课成功的标准,不仅要看学生通过这堂课获得了多少知识,更要看这堂课给学生思想上带来了多少收获。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创设正确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外,还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切不可每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后,点名让学生起立回答,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投入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3)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客观上存在着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而课堂时间较长,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既要在教学条件、设备上加以保证,又要求教师采取更加现代的知识传授方式。

(4)应用适当的教学设备。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这些设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形成充分的刺激,使得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学教具具有外表直观、容易操作的优点,在课堂中适当地应用教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5)运用探索性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要改变课堂教学传统、单一的知识传递形态,倡导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在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让其以探索的态度去学习、发现、获取新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交流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而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在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下一篇:谈学好高中数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