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21 03:34:37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 要】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专业是我国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本文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提高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方向

一、引言

专业学位亦称职业学位,是区别于学术性学位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培养适应相应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中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获得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在专业硕士学位方面,我国1991年开始实行针对在职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理、工、文、管、政法、财经、教育、农、医所有学科领域的39个专业。

2009年3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目前,两种专业硕士同时培养,但二者在学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为在职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实行多年,在教与学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全日制学术硕士运行了数十年,具有较完整的培养模式;而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行才6年,仍处于探索期。目前已毕业一定量的学生,但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部分对毕业生不是很满意,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这明显与我国实施这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也说明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不解决该问题,必将会影响该类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培养目标与原有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不同,在学习中存在一些自身特点。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应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方向,以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等。基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适应相应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自身方面应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加强专业实践训练,提升个人专业实践能力,在学习内容、论文选题、实践训练等方面要围绕培养目标,避免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雷同。

三、明确学习重点

基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以适应相应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工程实践性,不同于学术型硕士,因此学生应在学习方面明确重点。主要包括:一,课程选择应注重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不可一味偏向高深理论,也不可受社会对研究生都是理论水平高的观点影响,使自己偏离培养目标;二,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结合自身未来所从事的专业,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真正使自己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三,必须在学习期间参与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在参加工作后很快能独立承担相关任务。

四、明确学习方向

因为专业方向在入学时已经大致确定,因此,在学习阶段应多集中在对应学习方向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上。如水利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学习中应考虑到未来可能从事水工结构的设计、分析、计算,加强对相关软件工具的学习,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训练。基于未来发展目标,需要明确学习方向,以便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百年发展,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位教育中,有本、硕、博三层次,有专业和学术之分,有满足在职和全日制两种不同学习类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很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丰富了我国高等教学。实施6年来,已有几届毕业生,在他们投身工作后,发现学生素质和能力也存在与培养目标不一致、与用人单位期望值有距离的问题,为此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寻求答案,其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从专业硕士自身学习中一般不慎重思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9]1号.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议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