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21 01:07:57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入院前后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对照组、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

【关键词】护理干预;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研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46-01

肿瘤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虽然近年来,新的诊疗技术、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但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故应当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消除、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系统的心理护理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情绪,以坚强的意志和态度战胜肿瘤。现对收治的117例瘤患者心理情况进行研究,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170例肿瘤患者,其中均排除无法配合的患者,其中男94例,女76例,年龄在36-71岁,平均年龄48.5岁;以肿瘤种类分类:男性以肺癌、消化道肿瘤居多,女性以乳腺癌、宫颈癌居多。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共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对照组共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在37岁-71岁,平均年龄49.1岁。两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正常接受治疗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并在入院、出院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组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

2干预措施

2.1肿瘤知识宣教扭转患者认为肿瘤难以战胜,肿瘤不可治愈的观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肿瘤相关知识,通过告知患者一些肿瘤治愈病例来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主动了解患者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等情况,树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肿瘤、接受治疗。

2.2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入院后,针对各阶段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及关怀,支持、鼓励患者,努力增强患者的乐观情绪,帮助患者转向正常心理状态,使患者在心理一定疏泄,达到心理平衡,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2.3感觉护理对患者定期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状态;适当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2.4家庭及社会心理支持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增加治疗疾病的希望,更积极主动地面对疾病,更加主动配合治疗。有研究表明心理支持确能改善患者的多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等,有助于治疗的进行[1]。

2.5药物干预对于确实存在严重焦虑、抑郁而难以缓解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

3结果

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出院时较入院有显著改善(p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颌面外科术后对患者施行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