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危险源探析

时间:2022-07-21 12:58:49

建筑工程项目危险源探析

摘要:

建筑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是建筑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建筑企业做好建筑安全工作可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最终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危险;危险源

一、危险源的基本概念

危险源(Hazard),英文释义为“a source of danger”,中文翻译为“危险的根源”,是指存在于生产系统中的、并能产生和释放能量的各种物质和行为,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足以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职业危害的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能量载体。只有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分析这些能量的转化过程及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才能控制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不至于逸散和失控,这样才能控制危险源不至于使其转化为事故。因此,危险源辩识是至关重要的,是控制危险源的先决条件。

二、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性质、构成要素、触发因素、危险程度和后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作出科学的判断,为控制由危险源引起的安全事故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1、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形式非常复杂,这就在识别上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危险源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其的识别、控制、评价方法也不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本质。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既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例如,由于加载过早或超载引起模板支撑失稳早成塌方事故;合错了开关引起检修中的线路带电。

(2)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器设备、装置、构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物的故障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引起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

(3)环境因素。人和物存在的坏境,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粉尘、振动和通风换气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的环境会引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第一类危险源在发生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能量主体,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2、危险辨识的方法

(1)安全检查表方法

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

(2)危险指数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迸一步评价的对象。

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或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或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当然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及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目前已有好几种危险等级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方法使用起来可繁可简,形式多样,既可定性,又可定量。例如,评价者可依据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事故严重度的定性评估,对现场进行简单分级,或者,较为复杂的,通过对工艺特性赋予一定的数值组成数值图表,可用此表计算数值化的分级因子,常用评价方法有:①危险度评价;②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③蒙德法;④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⑤其他的危险等级评价法。

(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军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区域等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的工艺项目的初期阶段。通常用于初步设计或工艺装置的R&D(研究和开发),当分析一个庞大现有装置或当环境无法使用更为系统的方法时,常优先考虑PHA法。

(4)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基本过程以引导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技术是基于这样一种原理,即背景各异的专家们若在一起工作,就能够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要比他们独立工作并分别提供工作结果更为有效。虽然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技术起初是专门为评价新设计和新工艺而开发的,但是这一技术同样可以用于整个工程、系统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三、建筑施工危险源分析

由于建筑施工多数情况下为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这样就造成在施工生产中引起事故的原因非常繁多并很发杂。下面对造成事故原因的7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1、责任未落实,监管不到位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由于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

①部分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未能深入分析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差,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存在盲点。

②未能合理组织利用建设系统各种管理资源和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环节的整体效能,未能形成安全生产监管的合力。

⑨部分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事故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措施,对有关责任主体的震慑力不够。

④监理工程师未给业主提供与其水平相应的咨询意见;不按规定验收和签发指令;盲目审批,对进度款等定夺不准。

2、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

①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②一些建设单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

③部分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做出应有处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④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还未能落实在行动上。如有多起事故没有按照建筑市场的规定办理建筑施工手续,照样施工,对此建设主管部门有监管不到位的责任。

3、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尚需完善

①一些建设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游离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

②建筑行业生产力水平偏低,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科技进步在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的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缺少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提供安全评价、咨询、技术等方面服务。

4、以包代管,安全管理薄弱

很多工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有的中标企业虽然成立了项目班子,但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为了节约资金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至于其他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交底、安全检查、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等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劳务工的班组长就是带领施工的施工员不再另配施工员。

上一篇:大型H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下一篇:论我国保障房建设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