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

时间:2022-05-12 11:32:51

在生物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要求,乐于为师生接受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根据问卷调查法所发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合作学习意愿”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置的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设置;探索

1.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要求,乐于为师生接受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以生物教学为例,合作学习已获得相当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合作不主动,有单干或局部合作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持续性差,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了解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度、需求度,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备课组对我校生物学科上已开展一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为深化教改提供思路和信度依据。

2.研究方法

2.1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取的是以问卷调查为主,以个别访谈为辅的方法。

2.2调查程序

调查时,以班为单位,由笔者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言,统一发放试卷,集中收卷。

3.有关学生合作学习意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此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学生的合作意愿多半产生于需要帮助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把握合作时机,让学生进行非“强迫性合作”。

4.2对进一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置的建议

4.2.1设计主动建构型的学习任务,增强合作的必要性

我们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个人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或个人不能保证完成的质量,而且任务的完成对以后知识的学习或方法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建构教学中,我们的小组活动任务是:在自学教材、观看动画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前、中、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利用红绿电线和胶带在展板上构建出前、中、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模型并陈述构建理由。

我们对这个任务的难度分析是:第一,学生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无所知,老师不提供任何帮助,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第二,要对资料进行整合,总结分裂各期特点。第三,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构建。

当学生进行构建时,他们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像预计的那样顺利,因此他们努力地去解决,希望自己对模型的建构和陈述是正确的。

4.2.2设置具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生长素发现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课前做的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录像,然后介绍实验材料——玉米幼苗,并引导学生解剖胚芽鞘,从而引发问题:①胚芽鞘的什么部位能感受到光刺激?②尖端下部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吗?围绕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采取6人一组组织形式,分发实验所需的仪器与材料,探究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是否有关。小组6人先采取讨论的方式,“老师为什么会给锡箔纸?”“胚芽鞘这么小,如何包?”“牙签有什么作用?”“尖端有多长?如何处理操作?”讨论过后,组长开始总结,成员中1人负责记录,拟定实验方案,其后便展开实践。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各自分工,相互配合,不妥之处,相互指出,予以纠正。实验后,组内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有的组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设计并完成了胚芽鞘尖端有多长的实验。有的组对去掉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提出质疑,从而合作查阅资料,进一步探究。

4.2.3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能够激发学生热烈讨论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问题。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每种答案背后可能有不同的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时,每种意见的代表者都会尽力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服和反驳别人。这样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去探索,同时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提高创新意识和水平。

例如,在学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时,笔者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①教师提出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性的辩题,并根据学生意愿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由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不唯一,学生都有话说,在每个大组内又迅速分成了几个小组,大家查阅资料、陈述理由、整理观点,不仅应用平时所学知识,还应用了很多科学前沿发展,写出了各小组的文献综述,并在大组中进行讨论交流。②在课堂辨论中,教师首先请出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展开辩论,然后再请每方成员自由辩论5分钟,最后由各方3辩总结陈词。③教师针对各方表现作出评价,并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转基因生物和食物的安全性”的综述报告。

这种以“开放性问题”为主题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集体智慧,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总之,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除要注意以上问题外,还要关注学习小组的构建、合作技能的培养、组规的确立以及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提高。

上一篇:护理学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丰富的形式 丰满的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