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介词研究

时间:2022-07-21 05:57:31

《颜氏家训》介词研究

摘要:《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所作,它的题材内容都是家训类,文中口语较多,更能反映当时汉语的实际面貌。以《颜氏家训》介词为研究对象,并和上古介词作比较分析,研究其发展情况。

关键词:《颜氏家训》;介词系统;发展演变

介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文以中华书局2007年檀作文先生译注的《颜氏家训》为研究对象。

一、《颜氏家训》介词概况及描写

本文采取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对介词的定义:介词主要起引介作用。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施事、受事等。并参照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和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确定介词。统计的结果是:31个单音介词:以、为、于、在、共、与、诸、及、比、至、逮、用、由、坐、自、方、当、代、从、被、乎、因、后、对、案(按)、缘、依、随、历、涉、临。

我们先从单音介词逐一描写、分析:

1、以

“以”作介词和宾语用于动词的前或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

①表示动作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或不译。

2、为

常和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3、于

[“于”+宾]在动词谓语前

常以“于今”、“于时”等固定格式出现。

①引进处所、方向。②表示时间。③引进比较的对象④引进行为的主动者。⑤表示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

4、在

①常和宾语搭配,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处所、时间。

②常和宾语搭配,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或处所。

5、共

常和宾语用于动词前,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可译为“和”、“跟”。

6、与

①常和宾语用于动词前,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可译为“跟”、“同”。

②表示比较的对象。

7、诸

兼词,既作代词“之”用,又作介词“于”用,“之于”的合音字。

8、及

①表示事物发展到了某一时候,相当于“当……时候”。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达到的范围或程度。

9、比

常和宾语一起表示比较的对象,译为“比起”。

10、至

“到”、“对于”的意思。

11、逮

表示事物发展到了某一时候,可译为“到……”。

12、用

和宾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

13、由

①表示时间或事物等的起点,可译为“从”。

②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对象,可译为“按照”。

14、坐

介出受罚的原因。

15、自

“自”+时间。

如:自古及今,此必多矣。(教子)

“自”+地点。

16、方

“方”用作介词,必须带宾语。可译为“当”、“在”。

17、当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译为“在”。

18、代

常和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引进被代替的对象。

19、从

引进时间或处所的起点、动作行为所经由的处所。

20、被

①多用于被动句,“被”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②有时施事者省略,“被”字即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被动性。

21、乎

①引进比较的对象。

为之,犹贤乎己。(杂艺)

22、因

和宾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赖以发生的原因、条件。

23、后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表示在前一件事情之后的若干时间发生,可译为“过后”。

24、对

表示动作的有关方面,译为“对”、“向”。

25、案(按)

表示动作进行时的条件或依据,译为“按照”。

26、缘

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译为“沿着”。

27、依

①表示动作的方式,译为“按照”。

②表示动作或状态依傍的对象,译为“傍着”。

28、随

表示随从的对象,译为“跟随”。

29、历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译为“越过”、“逐”。

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书证)

30、涉

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省事)

31、临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某一事件之前,译为“在……以前”。

二、发展演变及其比较的结果:

《颜氏家训》中单音介词共出现730次,其中用于时间和地点的介词较多,用于时间的介词15个,单音介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依次是“以”、“于”、“为”。这三个词在上古也是常用介词,《颜氏家训》仍然继承了这一特征。再者,工具介词仍是“以”占绝对优势,“用”只有很少的用例。最后,《颜氏家训》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介词,和上古时期《孟子》相比,根据杨伯峻《孟子译注》附有的《孟子词典》统计有19个介词(包括复音介词)。(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檀作文.《〈颜氏家训〉译注》[M].中华书局,2007.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6.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中华书局,200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0.

上一篇:“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