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理念及方法

时间:2022-07-21 03:43:15

构建体育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理念及方法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71―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高效课堂首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并非简单机械的照搬的模式,在这个理念之下,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思考,发挥自我个性。教师要做的不是规定和限制,而更应该是引导和培养。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最根本的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例如,教学生打篮球,大多老师熟悉的方法都是直接从运球开始,先原地高运球,再原地低运球,先右手运球,再左手运球。这种程序化的教学,老师仅仅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状况和要求,起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充分分析和考虑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喜好设计教学内容。备课不再是备教案,而是备学生。

“以快乐为根本”就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不仅仅是把所教内容灌完了事。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真心地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进行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这种需求往往被忽略掉,老师往往要求学生有纪律,调节好一切,将学生纳入自己认为的“理想”的教学步骤中来。高效课堂“以快乐为根本”的理念则要求老师要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学得快乐。

“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对教师队伍的一次大考验。教学不再是按部就班地教完规定的内容,而是要分析每个学生的需求,思考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每个老师都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这同时也是自我挑战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二、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学生需求与他们的年龄、认知、爱好等相关。比如,体型偏瘦的学生可能更喜欢一些灵巧性的内容。而体格健硕的男生更喜欢有一些技术难度的,能显示男子气概的竞技性内容,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则更喜欢柔和有节奏能展示女性特征的休闲性项目,比如踢毽子、跳绳、舞蹈等。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课堂上有了准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能导在关键处,学生也能学在点子上。

2.鼓励学生自由思考。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说正确答案,学生只需记忆加模仿。虽然也提出过所谓启发式教学,然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少,提出问题后就不断地暗示,迅速把学生引上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上来,指向标准答案,这又何来启发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与老师要相互争论,使课堂活跃起来。

3.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单调的重复练习。因此,教授方式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走步练习单调枯燥,可用拍手走,前脚掌着地走,两臂加动作走,听音乐走。另外一些体育教学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课堂趣味性一方面取决于教授方式的多变,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老师的渲染。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更是为这种教学表演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体育教师要用扎实的功底把体育的这种美感展现出来,加以广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谈吐来渲染和带动课堂气氛,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4.多样化教学方式。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应突破室内理论讲授、室外技能练习的教学模式。体育无处不在,是一门很适合采用丰富多彩形式的课程。体育教师要立足课内,注重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体育观。比如,学习篮球知识,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同学们观看一场比赛,看精彩动作集锦录像,从中了解一些篮球的规则知道违例和犯规,一边看一边讨论。

5.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人天生就有求知欲、表现欲,有获得成功、得到肯定的愿望。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欲望。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条件和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生身体素质注意区分对待,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中、平衡的心态中、师生的融洽中、需要的满足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体验学习之乐,品尝成功的喜悦。编辑:郭裕嘉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应用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考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