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广东省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分析

时间:2022-07-21 03:27:26

近六年广东省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分析

摘 要: 作者对2006—2011年的广东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电磁学内容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在整个高考试卷中的分量很重,分值平均占46.0%;电磁学实验试题更强调考查实践和创新能力;“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及“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等内容的命题重复率较高,是重点掌握内容。最后对电磁学的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任课教师及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考物理 电磁学试题 分析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场理论成为一些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发展对应用学科和技术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它的把握和理解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电磁学》课程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和高考占据的分量很重。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电磁学的知识也占了很大的篇幅,包括选修模块1-1、1-2、2-1、3-1、3-2全部,以及选修3-4的部分内容。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006—2011年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关注2010—2011年变动的部分,对于引导广大高三师生及时调整复习的重点、难点、方式,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实施科学高效的复习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新课标及高考考试说明对电磁学的要求

2004年广东开始新课程改革,全新的理念和教材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物理教学观念的转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成为高三物理学教师高考复习教学的指南,顺应了复习教学的需要。

1.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结构及其电磁学课程内容与要求。

1.1.1物理课程结构。

现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详见表1[1]。

1.1.2物理教学对电磁学教学内容的要求。

从表1可以看到,在10个选修模块中,电磁学占6个,即选修1-1,1-2,2-1,3-1,3-2,3-4。包含6大主题,即电磁现象和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能源与社会发展,电路与电工,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广东卷)。

1.2.1能力要求。

2006年,广东高考实行的是3+综合+X科(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物理作为单科形式命题,隶属于X科,满分150分。2007年开始,采用“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的考试模式,恢复了文理科的区别,文理科分开划线录取。2010—2011年,实施3+文/理综合模式,物理归属于理科综合科,满分100分。

尽管广东高考方案在变,但对能力的要求依旧;而在内容上,2006—2009年,广东高考物理是以单科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要比2010—2011年理科综合高。调整后的高考大纲更注重五方面的能力,即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及实验能力。

1.2.2电磁学考试内容与要求(含Ⅰ、Ⅱ级要求)。

(1)命题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2)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从近六年广东高考试卷可以看出,在物理部分内容中,电磁学占的比例较重,约占46.0%。

(3)电磁学试题内容要求。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2006—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电磁学内容要求”附表(本文略)中用Ⅰ、Ⅱ标出,Ⅰ指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Ⅱ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2.近六年广东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分析

从表2可以得出:电磁学内容占的比例在42.7%—57.3%之间,平均46.0%。虽然电磁学内容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但考查的电磁学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大同小异,主要为:电场力及其做功、电势能、洛仑兹力、电磁感应、稳恒电流及实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2]。广东省近六年电磁学所考知识点详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出,近六年广东高考电磁学试题一共考了40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共考了12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也考了5次。由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涉及力学的诸多核心知识,在高考电磁学内容中考查频率最高,无论是选择题,计算题甚至实验题都会涉及。

实验题考查几乎都是以电路实验为主的主要考查点,每年的实验题中至少有一题为电磁学实验。这6年所考的6个实验中,多属于探究性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科学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3.近六年广东高考物理电磁学试题的研究结论

3.1总体分析。

对2006—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及其电磁学试题分析得出,电磁学和力学内容比重较大,并且在试卷的后半部分较有难度的解答题大多是电磁学和力学知识的结合,由此可见,学生打好力学基础,有利于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掌握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电磁学知识的实验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五个实验,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示波器等基本电学仪器。电学实验还凸显了考纲中对误差问题要求的分析研究,它涉及仪器的选择、电路的组装、数据的读取和处理等,这也使试题更具探究性和时代性,强化了试题的选拔[3]。

3.2广东省高考电磁学部分试题分析对高中电磁学教学的启示。

电磁学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中的权重,因此无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还是高三复习都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投入足够的精力,采用有效的方法,训练适量的试题[4]。

(1)立足本学科,全面掌握知识结构,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狠抓基础,强化综合,提高能力。

(2)分析典型例题并透彻理解,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比如在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可设计这样的几个小专题:带电体在电磁正交复合场中的运动,交变电磁场中带电体的运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共同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等等。

(3)重视电学实验。

高考中电学实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每年基本都有测电阻的实验考题。近年理综实验考查更注重设计性实验,因此,应强化实验教学。

(4)关注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扩大视野,强化应用。

在狠抓基础的同时,还要注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已出现过的有:静电学知识中的静电除尘、静电分选器、静电透镜、静电复印等;恒定电流中的传感器、PTC元件、光敏电阻的使用等;磁学部分的显像管、示波器、质谱仪、电磁汞、电磁炮、速度选择器、加速器、电磁流量计、磁流体发电机等。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与评价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9.

[2]李秀美.二十年物理高考试卷的纵向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刘婧.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物理考查内容的特点及演变规律[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黄干生.高考“电磁学”试题特点及复习对策[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高考纵横,2007,VOL11,(36):40-44.

[5]陈信余.广东省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的特点及分析[J].物理教学,2010,VOL9,(32):58-60.

上一篇: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训练策略探微 下一篇:《妇产科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成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