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周刊》,“造”就15年的传奇

时间:2022-07-20 11:45:50

《齐鲁周刊》自创刊以来,甚至早在她的前身《东方讯报》时代,就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的青睐和加盟。星移斗转,他们伴随周刊发展不断拔节,很多人已经成长为杂志社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还有一些人从这里“镀金”后出发, “混成”重量级人物。

冯启若先生,是我最早认识的周刊才子之一。当时,还是《东方讯报》时期,我在黄海之滨工作,无意中看到该报的“读书随笔”版编得有点“亮眼”,和别的报纸不大一样,一个字:大胆,两个字:前卫。于是,便将自己一篇写得有点棱角的稿子寄给了他。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这家伙居然给我回了信,而且在信中还把我给牛逼了一番,强烈表达了“欢迎来稿”的意思,一时让我心情有点小激动。

从那以后,我有了适合的作品就寄过去。连续两年时间,他给我编发了大约20多篇文章,让我挣了一笔小小的“稿费”。正当我们日益熟络的时候,没想到这小子跑了。跑哪里去了?敢造的《南方周末》啊!一开始担任编辑,仅几年光景,居然成了经济部主任。

记得他当初是学化工的,为何到了南方如此牛呢?肯定与在贡院墙根街“蹲监”有关。

冯启若那厮走后,虽然依然保持联系,但让我有点小失落,不过这种情绪很快烟消云散,因为编辑 “半城湖”的施战军先生也慢慢成了我的好朋友。

第一次与施战军相见,是在省作家协会为著名作家赵德发先生新著《君子梦》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那时候,施战军先生已经回山东大学读博士了。当时,他从与会者签名里看到了我的“乱爬差”,主动找到了我。那次参加会议的,还有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先生。吃饭时,施战军说:“吴义勤比我小,已经是博导了,我还在读博。”我在心里说:“这不是骂我吗?欺负人家小学没毕业啊。”

后来,施战军先生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再后来,和吴义勤一样,他也成为当代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担任大名鼎鼎的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他为何也这么牛呢?大概也许差不多与当年喝“半城湖”里的水脱不了干系吧?

人物不止这些。

曾经思考,《周刊》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结论如下:

《齐鲁周刊》创造的言论环境“太造了”,尤其在讨论重要选题的时候,畅所欲言,海阔天空,甚至胡说八道。这样好啊,好在哪里?你懂的。

一本精品杂志,一个造人舞台。造就了人才,也造就了自己的未来。

上一篇:小镇往事:混江湖与温柔乡 下一篇:当代灰姑娘的两种结局:除了毁灭,还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