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07-20 08:14:52

如何改善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普遍反映初中时稍微用功就能学好的数学突然变难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密集、理论性更强、思维模式更加扩散,如果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只靠题海战术是难以提高数学成绩的.长久下去,还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而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厌烦.因此,数学教师应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学好这门重要的学科.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只会在课堂被动听讲,他们不愿意去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即使有些学生偶尔翻看下教科书,也是粗略的扫一眼,根本就不去积极思考,这样就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和熟识教科书的内容,并且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全面阅读,大体对概念、公式、定理等有所理解,领会符号、图表、文字等基本信息,粗浅的掌握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数学术语,使教材知识的线索和脉络初步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便于课堂教学时抽取、理解知识.教师在鼓励学生预习时,应该鼓励学生归纳数学知识,梳理逻辑关系,并且充分挖掘知识内涵,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养成查询资料的习惯,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是深奥的知识,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和辅导书籍,尝试独立解决预习难点.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

二、作好课堂笔记和错题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不仅适用于人文学科,对学习数学知识也是大有帮助的,让学生利用和掌握好做笔记的习惯,对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作用甚大.在课堂上,教师要提醒和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课上讲的解题技巧清晰、简要地记录下来.学生在记笔记时,要着重关注数学概念和规律,及时记录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补充和总结.而且对于当日记的课堂笔记,学生应该及时翻看并理解其中要点.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很难学好,特别是考试时很多题型都做过,但是却一再犯错,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创建一个错题集,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难点应该加以解释记录,还可用精炼简短的词语进行评析和注释,这对积累经验很有帮助.然后在复习翻看这些错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对易错的知识点能够特殊“关照”,使学生将一个阶段数学知识上的困惑一一排除.

三、培养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和程度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养成按时保质的完成作业的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使学生养成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利用提醒便条等形式记住所留作业,不拖欠家庭作业,逐渐使他们具备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并通过请家长签字等方法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此外,教师还应使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善于从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而且要注意在书写作业时要保持规范和整洁.只有在作业上下足功夫,才能打下数学能力的坚实基础,进而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服务.

四、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使他们走出只答不问的误区,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十分有利.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由疑问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而产生提出问题的动力.这样他们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高中生都喜欢奇闻异事,如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典故和数学家的趣事,既可以使他们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又能够使其产生诸多数学问题需要解答,这样对他们带着问题思考数学知识,并且在问题的引发下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五、开展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倡导合作成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与集体智慧的结合,通过合作模式能有效地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的优势互补效应,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然而高中生却普遍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这就要鼓励学生合作,从而形成互补式的高效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如利用班级学生建立相互帮扶关系的形式来展开,可以组织讨论会,让班级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来讨论、解决学习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至5人,其中穿插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展组内、组外的讨论和沟通,这样每个学生不但都能参与进来,而且还有机会成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中学习知识.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成绩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传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

上一篇: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疑难点 下一篇:物理习题有效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