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保留下颌前部牙根修复下半口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0 08:09:01

42例保留下颌前部牙根修复下半口的疗效观察

一般情况下,下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要求口内的残根残冠拔除2~3个月后待拔牙创完全愈合牙槽骨吸收趋于稳定之后进行修复,但下颌全口义齿存在固位不良的缺陷。我们近年来观察,一些保留下颌前部牙根修复下颌全口义齿的患者其固位有明显的增强,疗效确切。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全部为下半口,且均为下颌前部有残根残冠者,年龄在55~70岁之间,男25例,女17例。残根残冠中包括双侧尖牙的病例有20例,单侧尖牙的12例。

适应证:一般选择那些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拔牙,极度恐惧拔牙,但是所剩的残根与残冠必须是有治疗价值的病例,经彻底的根管治疗后,观察2周没炎症反应者为首选。

方法:将治疗后的残根、残冠用小球钻仔细磨除龈上部分,最好稍低于牙根周围的黏膜组织。常规取模型,制作,7天后戴牙。

结 果

戴牙1周后,42例下半口中28例固位良好,患者基本能正确发音,能咀嚼一般的食物,此28例中包括了全部的保存双侧尖牙的患者。8例牙根周围的黏膜红肿压痛,经缓冲对应组织面后压痛消失,6例咀嚼时出现义齿脱位,仔细检查接触点,经调颌消除颌干扰之后恢复正常固位。戴牙1个月后,18例患者出现牙龈炎,询问患者是否每晚都将义齿取下 清洗后清水浸泡。大多数患者从戴牙之后很少取下清洗,重新告诉患者义齿每天都应该在睡前取下清洗干净,嘱口服甲硝唑,1周后炎症消失。

讨 论

下颌全口义齿因下颌本身的形态决定其固位效果不如上颌,而保留牙根既防止或减缓了基牙区及其临近组织的吸收,又增强了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也增强了义齿的支持作用,提高了义齿的咀嚼效率[1]。由于保留了牙根即保存了牙周膜本体感受器,使义齿具有区别颌力大小和方向,判断颌间物体大小、厚薄的能力。而下颌前部牙槽骨较后部牙槽骨更易吸收,前牙为单根根管治疗比较容易,且疗效好,Dogranco报道,保留下颌尖牙的覆盖义齿不仅尖牙区压槽骨吸收少,而且在两侧尖牙之间和尖牙远中区的牙槽骨仍可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宽度,有利于支持和平衡义齿[2]。当然这种保留牙根修复下半口的方法也有缺陷,容易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炎及龋齿,所以要求根管口的充填物应保持高度清洁,同时患者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这就需要我们医师跟病人充分沟通,让病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上一篇:股骨头置换术连续硬膜外麻醉169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带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8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