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 第43期

时间:2022-07-20 08:00:34

A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些盛会已经结束,可它的激情与辉煌我们应该留住。有些灾难已经过去,可它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留住。荣耀与忧患并存的岁月匆匆而去,万象更替,在社会的变迁及人的成长过程中,许多东西我们挽留不住,但亦有许多东西我们必须留住。

请以“留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引擎:文题“留住”看似题意简单明了,其实却暗藏玄机。因为它富含理性思辨,无论从题中的材料还是从“留住”一词本身所蕴涵的内容来看,审题时都必须从动态变化过程这一角度出发,来审视“流逝”与“沉淀”,“变”与“不变”等辩证关系,从而阐明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三者间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但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根据题意所在,行文的重点应在“保留”有价值的对象上,只不过应把它放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来彰显“留住”的对象的必要性或重要性。因此,选材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该文题给学生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但无论选哪种文体行文,都必须明确“留住什么”“为什么要留住”这两方面的内容。行文关键在于选材立意要“新”,要力避凡俗,如写友情、亲情等,就略显平淡无奇,甚至导致撞车,实在要写,应力求感人肺腑;主旨要“深”,要力避肤浅,不可泛泛而谈,选点要小,宜“小切口,深挖掘”。选择行文角度时,可以从自身独特的实际生活出发,诠释自我富有个性的情感和感悟;也可以立足社会,放眼未来,倡导继承现实社会中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或时下生活里人们所欠缺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文化习俗等。如此行文,一方面有利于写出独到、深刻的文字,另一方面也可使文章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富有真情实感,引人入胜。总之,写记叙类的文章要情理兼顾,写议论性的文章要有理性思辨的光辉。

B素材必备

1.从前有个孤儿,过着贫穷的日子。这年刚刚进入初冬,他的全部口粮就只剩下父母生前为他留下的一小袋豆子了。他强忍饥饿,把那一小袋豆子藏了起来。之后,他全靠拾破烂勉强糊口。尽管如此,在他心中却总有一株株绿油油的诱人豆苗在旺盛地生长,他在梦中也似乎真的看见了来年那些可爱的豆荚。因此,在那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他虽然多次险些饿昏过去,却一直不愿去触摸那一袋豆子,因为他知道,那是希望的种子、生命的种子啊!

苦日子就这样过了一冬。第二年春天来了,孤儿把那一小袋豆子播种到地里,再经过一个夏天的辛勤耕耘,到了秋天,他果然收获了数十倍的种子。孤儿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想获得更多的豆子、更多的幸福。于是,他把收获的豆子又留下来,继续播种、耕耘、收获……

后来,孤儿告别了贫困,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不久,他娶妻生子,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再后来,他和妻子一面继续种豆,一面学做豆制品,不到40岁,他就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

人生有了幸福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留住幸福;人生没有了幸福需要什么?需要留住幸福的种子。

2.据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7月23日报道,经济不景气,女王也节约!以前花钱大手大脚的英国王室也开始“勒紧裤腰带”了。英国女王要求:不能使用超过40瓦的电灯泡,离开房间前必须关掉所有电灯;不准丢掉任何可以循环利用的纸张和绳子;开始烂熟的水果必须吃掉。其实,女王节俭在英国早已家喻户晓。她曾经下令宫廷的裁缝在衣服摺边预留位置,以便随时加大或缩小。她还曾经因儿子查尔斯王储无意丢掉一条狗绳而大动肝火。

女王的节俭,是责任使然,是世之典范。英国王室“勒紧裤腰带”可谓到了“吝啬”的地步,使得我们这些平民都自愧弗如。其实,无论经济是否景气,无论身份高贵与否,无论古今中外,节俭都是应留住的美德。

C现场作文一

留 住

仇泽亚

雪莱曾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我们无法一无所有地开拓未来,我们总想常饮生命的醇醪陈酿。但我们该留下什么?能留住什么?

难道留住青春,就是用肉毒杆菌、胶原蛋白去拖慢时光的脚步,留下一副残败的容颜?难道留住童年,就是留下一堆相册影集,留下给自己欷感叹的凭借?难道留住情调,就是简单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或者小心追随旧日的影子?

时光车轮不可逆转,拖延并非留住。

物是人非时常上演,纪念不是拥有。

生命列车一往无前,模仿岂能永恒?

我无法欣赏作家池莉所欣赏的“无负担的生活者”,因为那显得多么不切实际。我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样,以为留住最珍贵的童年,就能拥有那大把大把的闲暇和无忧无虑的心情,因为这很单纯天真。小孩有小孩的不自在、恐惧和痛苦。“过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普希金的话揭穿了人们自欺的骗局。

但常怀童趣,以孩子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却可以永葆不竭的创造力与若拙的大巧。爱因斯坦是个有趣的老头,岁月不曾改变他初始的创造力与思考。孩子的方案,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是对问题最直接最巧妙的解答,让一些埋头题海的高中生汗颜,甚至让一群绞尽脑汁的专家喟叹。

当我们为自己变得日益圆滑与老练而沾沾自喜时,我们就该后悔自己正在丢失原本的内心率真与思想自由,甚至正在丧失最基本的品质。“冷酷的十九岁”的现象让人在愤怒痛心之余,更怀疑人性丑恶的蜕变。而在孩子身边时,仿佛置身于烂漫的春光中,哪能容得下成人可笑的把戏与残忍的行径?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神童,但所有的孩子都是诗人。“我喜欢晒过的被子,因为有太阳的味道。”“妈妈,你把人也筛一筛吧,这样就分清好人坏人了。”他们有成人难以模仿的诗句,他们还看得见隐匿的图案,嗅得到飘飞的气味,听得见像花开这样微小的声音。这只有高明的诗人才能做到。正如丰子恺所说,孩子们“将生活艺术化”“劳动艺术化”,所谓的艺术家在他们面前也都要“愧死”。

我猜想,必然是孩子拥有无数看不见的柔软的触手,来抚摸周遭的一切。这种灵敏的感触与率真的诗性,恐怕是比创造力、才智与单纯的美德更难留住的吧?因为岁月让我们的内心遭受了灰尘的侵蚀。

所以,童年的眼光与诗性,我们应竭力留住,哪怕只是“流水落花”,也毕竟是春的痕迹。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6分=54分

言之有据:

本文紧扣材料中的“成长”,鲜明地指出应“留住”孩提时代的“灵敏的感触与率真的诗性”,视角独特。文章开篇便充满浓郁的思辨色彩,接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自然地将才思演绎得紧凑,清晰。同时,作者将名言警句、名人事例镶嵌于文章之中,既显底蕴,又添文采,更佐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现场作文二

这个物质、精神极大膨胀的时代,已不是我们剔除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能够承担的了,我们更应“海选”出时代变迁中的精华,然后打包上路。

无论对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来说,在岔道上的抉择是无可回避的。这意味着我们只能保留最重要的。当年的北京四合院曾一度成为拆除对象,万幸的是在诸多建筑专家的力争下才保留下一部分“标本”,避免了出现“一排排毫无特色的欧式公厕”铺天盖地的局面。老北京的风味由此被这些四合院一直支撑着。同样,秦淮河边的一处前朝妓院备受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是文化遗产,理应保留。然而这能算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当时算糟粕、现在算违法的“文化遗产”吗?这恐怕就是鲁迅先生所谓的“剩下的鸦片”吧。愚以为,四合院和前朝妓院都是古文化,但去留关键则在于其品质高下。

不过很多事不像四合院之类那样纯粹明显,这时,我们就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留住那些精华。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几经激烈的思想斗争,仍旧不忍删去严嵩的诗赋,并引用了王世贞的一句诗:“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与之相反,《唐宋诗举要》一书在七十年代出版时,编者在序言中写道:“……甚至加入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许多评论,大多是毫无文学价值甚至是反动的空话,我们已尽数删去。”这就显得不太公正,当然也有时代的因素。曾国藩虽杀人无数,但不能作为否认其文学造诣的依据。这就是对待为人为学矛盾的不同做法,其高下自明。因此,对待保留的对象应有颗公正的心。

如今的我们太需要一双甄别优劣的慧眼了。芮成刚硬生生地把“故宫里的星巴克”从里面说了出去,有必要吗?北京城里那颗装载了许多青年住房梦想的“蛋形蜗居”,实在算不上违章建筑,简单的“蛋”丸之地都不能寄托吗?法国因为犯罪率的升高就强遣罗姆人,倒很有当年“宁可错杀三千,决不放过一个”的流氓作风……仔细地甄别尤为重要,“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就是劝诫我们在“舍”与“留”之间,要有一颗辩证客观的心吗?

保留不一定意味着珍惜,抛弃不一定意味着浪费。只要留住那些真正有用的、有益的东西,前进中的我们才会有十足的底气!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5分=52分

言之有据:

本文是一篇充满社会文化色彩的议论文,既体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行文思维活跃,援例涉及古今中外,用语概括简练,内容充实;正反对比,褒贬自现。分析精准透彻,环环相扣,组织严密,颇具说服力。同时,文章的语言生动精辟,例如开头和结尾的用语均属不凡。

E拓展应用

解读本文题的内涵,我们可以延伸到其他相关的话题上去:

1.“变”与“不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若想有良好的发展进步,就必须保留其内在的一些优点和能量。因此,“不变”往往是“变”的前提和基础,即“不变”是为了更好地“变”;而“变”是对“不变”的继承、丰富和提升。

2.坚守心灵的阵地。“平常时候能坚守”。这是因为平常时,人们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些细小的、不良的念头就会萌生出来,如果不能坚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心灵阵地。

3.文化的继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民族文化是有其特性的,这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点。文化有其特性,才有生命力,才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否则何以立足于世界?

4.美德。美德是人类发展中善良的结晶。它既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准则,也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座坚固宽敞的桥梁。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个人自身的发展无不因美德的存在而得到世人的礼赞,世界也因美德的存在而更加美丽。

上一篇:写人记事散文阅读之体察倾向 下一篇:平凡人物 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