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精神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7-20 04:58:01

晋商精神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明清晋商曾驰骋商界500余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将其管理智慧、管理艺术推向极致,形成了其特有的晋商精神,本文主要从晋商精神的角度去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找出一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晋商;晋商精神;管理理念

晋商曾是我国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在世界商业史上可与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晋商兴盛时期,不但经营食盐,还同时经营丝、粮食、棉布、铜铁以及汇兑等业务。尤以盐商、典商、票商以及垄断对日贩铜贸易的船商最为著名。

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体现出的是这个群体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其中更蕴含着晋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晋商精神的角度去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引用一些典型制度和事例对其精神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试图找出一些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一、晋商精神

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不易被觉察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引导人们去努力争取经济的果实,鼓励人们孜孜不倦的去开拓、经营,获取利润,积累财富,再创新业。”而晋商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其特殊精神力量的群体,这种精神支持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下面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晋商精神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1.以诚信树立品牌

晋商非常注重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品牌,把商号的信誉看成头等大事,并且坚持用诚信去光大和保持自己的品牌。他们一直用长远的眼光,用心去经营自己的事业。

俗话说:“无商不奸”这个“奸”应该理解为对市场机遇敏锐的把握,对政策的灵活运用,对对手的巧妙应对,而绝不是损人利己,坑蒙拐骗。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认为:“一日耍奸,可以欺市;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世”。晋商一直强调做买卖必须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宁赔本也不做玷污商号招牌的事,把商号的品牌看的非常重要。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的主人乔氏在包头开设的“复”字商号,一次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员工为图厚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现后,立令倒掉重装,经济上虽蒙受了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 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把顾客看作上帝,重视服务态度,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就注意到了。他们不仅要让顾客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感到称心,还要让顾客享受到优质的服务,用的顺心。只要顾客一上门,便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晋商深知顾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商家要争取和吸引顾客,就必须为顾客着想,对顾客高度负责,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赢得顾客。“宁做一去百来生意,不做一来百去生意”只有这样,顾客才会增多,生意才能兴隆。

晋商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有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他们分析用户的需求,积极组织货源,严把质量关,满足顾客的愿望。如太谷的大盛魁商号,蒙民是其主要的顾客,针对蒙民的特殊需求,他们大量购进耐穿的斜纹布,每年冬至以后加工大量白面羊肉饺子,经过自然冷冻,运往蒙古包销售。在销售方式上,大盛魁了解到蒙古人手中没有大量现银,于是采用赊销的办法,到期以牧民的畜产品折价偿还。总之,他们是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方式,取得了顾客的信任和良好的商誉,从而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褒商扬贾的敬业精神

这是晋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一种理念创新。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但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因此,晋商子弟早早就“弃仕而就商”,“挟资运游”了。榆次富商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集中数代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商人群体。

在官本位的社会中,褒商扬贾是叛逆,是突破。可以这样说,是“以商为本”的敬业精神,造就了曾一度雄霸天下的晋商群体。他们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这正是晋商在封建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当经商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是一种精神的需要的时候;只有当重商褒商成为社会的主流理念,当商人真正得到社会普遍尊敬的时候,才是经济真正腾飞的时候。

(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晋商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晋商的进取首先表现在自强不息、白手起家而成大业的开拓精神。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就是从随军而行的扁担小商贩做起,肩挑负贩,拉骆驼,历尽艰辛几十年,终于创办了“大盛魁”商号。晋商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险。他们北走蒙藏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不仅要经历天气多变、环境恶劣之险,还常常遭遇盗贼、野兽袭击的生命危险。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跋的精神风貌。

(四)相互支持的群体精神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家族宗法(血缘)与乡里之谊(地缘)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形式来维系。他们在精神上崇奉关公,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晋帮的形成增强了晋商的对外竞争力。

山西商人笃信“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清初至民国初年的山西票号虽在全国“执金融牛耳”,但面对十分激烈的业务竞争,他们并不欺行霸市、排斥异己,而力求同舟共济、利益均沾,特别对当地的一些规模小、资金少的钱庄、钱铺、典当、帐局常常从资金上给予帮助。晋商在重视稳妥经营的同时,对于建立起业务关系的商号给予多方支持,善始善终,即使对方中途发生变故,也不轻易催逼欠债,相反总是竭力提供必要的帮助。

应当指出的是,以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晋商群体,具有极强的排外性质。他们倾向于家族式经营,对外则缺乏合作精神。正是这种过于强调地域划分、对外缺乏合作意识的群体精神,在晋商发展后期从根本上阻止了股份制新式银行的成立,使晋商错过了一次次重整旗鼓的大好时机。

二、晋商精神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晋商经营的制度和策略是一时的,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及其体现出的管理理念却能一直指引我们的行动,不论环境的变迁,始终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1.观念上的创新

在封建社会“重儒轻商”的观念笼罩下,他们能够把传统社会士农工商居末位的商放在第一位,倡导崇商的风气,说明晋商在观念上已不再是农民了,他们已告别了视商人为奸人的传统观念,已经具备了真正商人的思维和精神。晋商率先彻底砸烂了观念的枷锁,他们通过经商成就了自己,率先做边贸,率先争盐利,率先创立票号,靠的都是更新观念。

但是创新总是相对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需要持续的创新,重要的是保持这种精神和理念。票号创立初期,经理负责制、人身顶股制都对票号中高级管理层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它逐渐丧失了制度的有效性。经理负责制是经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长此以往形成了家长制的决策方式;而人身顶股制发展到后期,身股超过了银股,导致产权不清晰。当初期的制度安排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逐渐丧失其有效性时,票号决策层仍然墨守成规,并没有进行制度创新,错过了向现代银行过渡的机遇,而导致其最终的没落。

因此,随着环境的变化,能够进行观念上的突破和创新,企业就能发展,而因循守旧,就会错失良机。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网络的普及,社会的发展,每个企业都应该不断的发现环境的变化,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

2.讲求诚信,事业才能做大做强做长久

诚信既是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规范和市场有序化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经营者只有取得顾客的长久信任,勇于承担维护社会良好风尚的责任,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经营活动中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处于有利的地位。历史上的晋商在其商贸经营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诚信原则的重要性。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是山西商人精神价值观的体现。晋商恪守仁义,坚持通过正当的经营获取利益,反对不择手段捞取黑钱。现今社会“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的商人大有人在,这也是其事业不能长久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们能从晋商的诚信经营的理念中得到启示,一定获益匪浅。

3.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晋商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提出完整的企业文化,但他们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塑造企业精神的文化依据,并融汇于商业经营和企业发展之中,使之成为经营之中的价值观念、精神激励和职业道德,并且对之作了某种发挥和改造。例如:晋商把儒家的“修身正己”观纳入职业道德的范畴,并作为荐才第一标准,晋商还把“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作为立行规范。可见,晋商有关企业文化的观点,虽以传统道德文化为本,却有其独到之处,并且确实起到了企业文化的凝聚感召和激励的精神作用。

4.竞争中的和谐与联盟

晋商讲求“和气生财”,即使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对手,也要讲“相与”,业务上很好的分工,不搞恶性竞争。这样才使得晋商这个群体有了更好的发展。现代社会上各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市场分额,常常采用一些“损人”的手段,而最终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规则,也“不利己”。现在倡导和谐社会,其实竞争中也可以找到和谐,比如现在倡导的战略联盟、合作网络等,都是共享彼此的资源,使得双方共同得到发展。也就是常常说的要通过把“蛋糕做大”来增加每一个竞争者的分额。特别是当国内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化经营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5.放眼天下的眼光

有什么样的眼光,就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晋商之所以走出了别人不能走出的路,拥有富甲天下的财富,就在于他们拥有富甲天下的眼光。因此,经商不应只图眼前的小利,而应放眼于长远的大利。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现今的商人从晋商那里最应该继承下来的,不应只是经营的方法,而是放眼天下的眼光。

因此,剔除晋商经营管理中的封建性因素,他们所提倡的商业伦理和道德价值原则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该是我们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资利用的最有效的一大社会资源。晋商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几个大院,而是还有更多的精神财富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诸如观念超前、开拓创新的精神;讲信用,重道义的经营精神;惟才是举,重用人才的用人择人思想;忠于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情、礼、法相融相生的激励制度以及集体主义观念等等,均应该为现代企业所借鉴或效范。

参考文献:

刘建生,刘鹏生,燕红忠等 《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田玉川 《晋商鉴经》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田玉川 《晋商霸经》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穆雯瑛 《晋商史料研究》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薛勇民,崔俊霞 《论晋商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2月

欧式雄 《浅论晋商与晋商精神》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8月

王竹萍 《晋商成败鉴析》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04

信德俭 《浅议明清时期晋商管理思想》《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2卷(第3期)

史千里 《晋商的管理特色》《经济论坛》 2003年18期

刘建生,燕红忠 《晋商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几点作用》 《税收与企业》 2003年1月

摘自《新华网》2006.11.8

上一篇:我国艺术品市场面临诚信危机 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