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7-20 04:21:11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发的会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公允价值以其预期估值的主观性、人为性成为许多会计信息舞弊的罪魁祸首,人们逐渐对“公允价值”持怀疑态度,认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势必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本文重新审视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分析其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为证明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可靠性和相关性兼容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市场环境频繁变动,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幅度变大,持续活跃的价格波动使历史成本计量难以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业始终以历史成本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方式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社会各界对该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再度深思,社会各界以公允价值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将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低迷股价大幅下跌时,即使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也需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损失金额同样会带来利润的大幅波动,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对利润的影响几乎是一致的,所以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分析

2014年新准则修订提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当经济下滑时,历史成本以资产减值损失确认资产价值的下跌,和公允价值计量一样均能反映资产价值的跌损;经济繁荣时期,公允价值计量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资产的增值,而历史成本却确认资产升值。为了能给公允价值的采用提供更有效的估值基础,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支持的估值技术。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以可靠性为本质,以最终提供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为目的,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来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只要采用先进的估值技术和稳健的估值方法,尽可能保证“公允”目标实现,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计量更能提供相对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有较强的时间概念,更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以有序惯常的市场活动中的交易价格为基础,在交易市场完善有效的假设下,为投资者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资产和负债的期望值。尤其表现在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等新兴行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首先,公允价值的预测功能可以体现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投资者不仅可以根据其推算未来市场利率,还能预测资产负债在未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从而更好的发挥决策相关性。另外,股价波动性较大,只有公允价值才能更好的衡量以体现企业随时间变动的价值,这正是企业相关性预测价值的体现。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应该能够反馈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预测决策的可靠依据,真正体现相关性的信息优势。例如在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变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好反映生产盈利能力,随之调整企业决策。

最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使用也要有及时性。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和事项发生在未来,历史成本不能计量履约期间的资产价值波动,而公允价值则能予以反映,从而使信息使用者更好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采用存在于有序交易中,初始信息的取得以活跃市场报价为基础,并且需采用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为可靠性的信息提供内外部环境保证。

首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为前提。当市场价格不易获得时,则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取,这样估值技术和人为的操作因素将直接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如何将这些因素影响降到最低,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键。只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规范、操作得当,所得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其次,会计假设的存在不会削减信息的可靠性。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时间合理的估计并不会使得公允价值偏离可靠性。即使历史成本计量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假设,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等。所以只要在估计与假设时遵循了可靠性,则其估计结果也是可靠的。

最后,不可把公允价值计量当作利润操纵的手段。在充分考虑国情基础上,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作了审慎的改进。例如,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必须满换具有商业实质和交易各方存在关联关系时,才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既防止了公允价值滥用,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以其较强的相关性信息质量以及对新情况的适应性等逐渐被认可,其应用也逐步完善。积极研究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可靠性降低问题在于应用环境和机制的缺失,我们要不断健全信息产出市场机制,具有充分竞争的有序市场才是公允价值计量真实可靠的前提。公允价值计量强调公平交易,如果市场不够完善,就难以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合理计量,也就无法客观反映当前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从而降低决策的相关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价格体系尚待完善,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和市场监管,建立公允价值披露规则,提高其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信息质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05:10-16+95.

[2]吕坤,李海宾.基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2:40-41+45.

[3]潘念萍.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8,17:30-32.

[4]张丽芳.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

[5]冯素珍,倪国锋.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会计谨慎性视角[J].财会通讯,2012,03:32-34.

上一篇:浅谈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涉外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节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