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书画怡情投资两相宜

时间:2022-07-20 04:11:18

收藏中国书画怡情投资两相宜

近几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艺术品投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参与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艺术品成交价格屡破纪录。许多业内人士纷纷预言,世界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将移至中国。

中国书画收藏要把握住真、精、善、美四字箴言,只有收藏那些真品、精品、善品的精美书画才有升值空间可言。收藏书画不要四面出击,要选择一个门类,或某个时期、某种题材、某个画派,甚至某个画家的作品,掌握其艺术特征,做到心中有底有数,这样才会稳操胜券。

股票、房地产和艺术品是当今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三大行业,其中又以艺术品投资最俏。从目前中国书画市场交易情况看,收藏名人字画的投资回报率高者达到成百上千倍。上世纪50年代买一幅齐白石的画不过10元人民币左右,如今至少值2万元。

今日之中国,大大小小的画廊、画店已有10余万家,书画创作者达百万之众,名类收藏者逾3500万。有的为了怡情悦性,有的为了投资赚钱,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收藏书画怡情悦性

北京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古玩、书画、玉石、瓷器、家具、杂件旧货市场,年客流量上千万人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访华时,他的夫人希拉里也曾来此参观,并购买了几十件心怡的小件物品。

周末双休日,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书画长廊,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堂和简易地摊,被书画作品陈列得满满当当的,连塑料大棚框架上也挂得满满的。其中,既有少量品位较高技法较好的佳作,也有大量雅俗共赏、风格多样、价格较低的“行活”作品。前者大多为职业画家和艺术院校学生的创作和名画临摹,后者多为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艺人的批量产品。

一位在天津读书的大四女学生,在北京一家新闻单位实习时,常到潘家园旧货市场闲逛,不仅写出了多篇有关古玩、书画的佳作,被海内外媒体广为转载,还亲身在古玩旧货市场“玩”了几把,小有赚头。她以每幅50元人民币的价格,一气买了100幅风景油画,并请作者当场签了名,然后回到福建老家,以每幅500元的价格出手,许多买主还以为捡了便宜,因为在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至少要700元才能买下。

这些风景油画的作者多数30岁左右,有的刚刚跨出大学校门。他们都是美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在中国美术界没有名气,在京城没有户口,也住不起城里的高档出租房,目前栖身于京郊的农民旧宅。这些旧宅的主人都搬进新居去了,而连片的旧宅就成了京城有名的“画家村”。

画家村的画家们创作书画作品多为流水作业,就拿油画来说,有的画水塘,有的画房屋,有的画人物,有的画树木花草,有的画蓝天白云,五六个人一天能生产上百幅作品。由于树木、花草、房屋、人物、道路、白云、蓝天的位置不同,因此每幅作品虽大体留同,但也不尽相同。这些作品最贵的500元,最低的50元,买10幅还可送一幅,因此一周下来,他们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能出手六七百幅,每人能分得15000元人民币。

尽管书画名家的作品一幅能卖几千元、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但是他们的作品也不是一天就能创作一幅或几幅的,也不是一天就能卖出一幅甚至几幅的。因此,名家们每周的收入不一定比这些流水作业的画家们高到哪里去,他们的作品销售说不准还不如后者来得快,因为普通百姓出不起高价。他们买几幅书画作品,也只是为了怡情,悦性,发财暴富匪夷所思。

现在,有不少美术院校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或愿意从事自由职业,于是一些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的画廊、画店和潘家园这类书画市场就成了他们的栖息地。在书画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租金高昂的去处风险太大,因此,人气旺盛的潘家园成了无名画家和艺人们的首选。

在这里,人们可以买到几百元以内的北京名胜或人物、静物等油画小品,这些格调不俗、较有功力的画作,大多为公司白领、出国人员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中等收入者所青睐。也有百元以内甚至三五十元的油画、国画“行活”,大多为小饭馆、小企业、小画商和普通市民所喜爱。

油画这类“行活”多为花卉、风景,国画多为四季、山水、梅兰竹菊及瑞兽,虽敷色艳丽,笔触匠气,品位较低,但喜欢便宜货的人总是多数,外国人也不例外。

一些画商还常到潘家园等书画市场收购美术院校学生的习作,几十元一公斤然后装裱出售到东南亚国家和日本,一幅就卖几十美元,利润非常丰厚。

中国书画作品价格的日益飙升,使近年来书画收藏热高烧不退。中国中央电视台《鉴宝》、《艺术品投资》、江苏电视台《家有宝物》等栏目的热播,使步入书画收藏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怡情益智,但也有不少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长期投资行为。

书画拍卖迭创新高

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画廊、画店已有10余万家,书画创作者达百万之众,书画收藏者更有数以千万计。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建立的经纪制画廊大量涌现,它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仅上海地区这类画廊就有1000多家,其中外资画廊有100多家。全国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企业3000多家,专业的艺术品拍卖机构60多家,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此外,各类商业性艺术展览运作模式日见成熟,每年艺术博览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展销会如期举办,它们的交易额也在亿元以上。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在1995、1996年。当时,北京翰海公司推出的海外“回流”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以1980万元人民币成交,被故宫博物院购得。接着1996年中国嘉德推出的傅抱石的《丽人行》横批,以1078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两件名家精品高价位成交,带动了艺术品市场中国书画价格的迅速提升。

此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各种经济行为紧缩的形势下,艺术品拍卖也渐渐进入了萎缩期。 2003年“非典(SARS)”过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其力度、广度和深度,整体上要远远大于10年前的第一发展高潮。这一年新闻媒体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1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对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进行长达4小时的现场直播,傅抱石的《诗意山水册》,以198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近现代画的最高纪录。齐白石的《诗意山水册八开》以1661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齐白石作品的最高价。2003年末,中国嘉德秋拍以2.51亿元总成交额为全年艺术品拍卖划上圆满句号。

实际上,从2002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就一直走在上升的通道之中,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

势。从2003年开始,从慢牛行情渐渐加速驶入了快车道――艺术品价格节节攀升,成交纪录不断刷新。据有关方面统计,在2005年中国书画拍卖中,超过千万元成交的书画精品达到了46幅,而在2004年,超过千万元的仅为20幅;在2005年,成交价前100名作品的成交总额约12亿元,在2004年前100名作品的成交总额约为9.5亿元。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精品书画拍卖市场在2005年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从拍卖的作品来看,以2005年为例,书画方面,清代王石谷《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有人出价3520万元吴冠中《鹦鹉天堂》在2005保利秋拍以3025万元成交;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在2005中贸圣佳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以2860万元落槌。

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陈逸飞辞世,其作品价格立刻开始飞涨。虽然他的绘画作品早已经突破百万,但从2005年5月开始,其价格还是又上了一个台阶,《有阳光的日子》440万,《大提琴少女》550万,《晨曦中的水乡》还拍出新高671万。回首再看6年前中国嘉德春拍中,以297万这一当时天价成交的陈逸飞名作《浔阳遗韵》,现在只能在陈逸飞作品成交排行中屈居第10名。成交排行前10名中的前9个都是在2005年创出的。

量力而行稳操胜券

2005年以来,中国书画市场虽然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中国书画的升值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贸圣佳公司推出的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在1996年上海拍卖成交价为200多万元,在2005年中贸圣佳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2860万元成交i李公麟的《西园雅集》手卷,中贸圣佳2002年第一次推出以506万元成交,2005年春季拍卖会再次推出,以2750万元成交;周之冕的《百花图》,在1996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260万元成交,2005年春季拍卖会中贸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2200万元成交;钱维城的《九如图》在2000年中国嘉德以154万元成交,2005年春季中贸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1870万元成交;马逵的《久安长治图卷》在1997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7万美元成交,2005年再次推出,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s赵孟的《临契帖》在1998年中国嘉德以33万元成交,今年春季中贸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935万元成交。

这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大盘总体是飙升的,并且呈一年比一年发展快的好势头,目前还看不到从根本上打压市场的力量,因此,这种好势头在今年还将持续。

从长远看,目前早已价值不菲的中国名人字画,依然有巨大升值空间。行家提醒,若有心投资书画作品,要多多到拍卖市场参考其成交价格,开始当买家时,最好投资自己熟悉的书画家作品。

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而言,书画收藏要把握住真、精、善、美四字“真经”,只有收藏那些真品、精品、善品的精美书画才有升值空间可言。 此外,书画收藏要量力而行,尤其在起步阶段,谨慎为宜。拍卖市场售出的书画,少则几千、几万元,多则数十万、上百万元,初入门者最好留意那些中等名家的作品,价格不高,但质量较好。

业内人士提醒,收藏书画不要四面出击。要选择一个门类,或某个时期、某种题材、某个画派,甚至某个画家的作品,掌握其艺术特征,做到心中有底有数,这样才会稳操胜券。而广收博采则须具有高深的资历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出让书画藏品时,要考虑市场状况、行情趋势以及自己资金周转情况等。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艺术品都会升值,以下几种情况下甚至会不升反跣当买人的字画价格已到达顶尖或者偏高以前认为画家去世后,其作品就值钱,其实未必,有时正相反,从市场上看,目前新画(现代)往往贵过旧画(古代);要提防价格陷阱,在拍卖会上,一些默默无闻小辈的作品突然被炒高,甚至超过老一辈名家作品的价格,就要提防是否自抬价位,被人“托”高,人为制造轰动效应。

赝品泛滥防不胜防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中,尤其是在名家书画创作和交易的重镇,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天津和成都等地,如果想要买到一幅既货真质优,又价格合适的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书画作品,恐十白并非易事。反之,如想要买到几幅甚至几十幅当地大名头书画家的赝品,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

在上述地区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书画展销会、画廊,甚至在大型书画拍卖会或国营文物商店里,假冒的名家书画屡见不鲜。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可以很容易找到仿造得惟妙惟肖的“启功”、“溥杰”等名人书法赝品,几十元就可拿回家,生意人以此装点门面,说不定还能带来财运。

据业内人士估计,2005年,赝品占整个书画市场的30%,而且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一些拍卖公司是滋生赝品的温床,这些公司知假拍假,浑水摸鱼,扮演了造假者帮凶的角色。

以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为例,挤进铁棚内任何一个以字画为主的摊位,不论新旧字画,只要想得到的画科、字体,都可以找着;最普通的是一叠叠未经拓裱,匠气极重,构图大同小异的画作,依尺寸大小,叫价10到200元人民币不等;档次高一些的,还可略见笔墨技巧,只不过大多仿当代名家的字画,尤其是启功、范曾、李苦禅、刘炳森的仿造品最多,要价二三十元到数百元人民币不等;经营古字画的摊位,不论纸、绢,通体一色黄黄的,可能是染色做旧给做过了头再仔细瞧,还真能让人大吃一惊,从《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图》,到明四家山水、山人的作品,还有历代名臣书法、清代皇帝御笔……真可谓只要你能叫得出名的,在这里你想要谁的,都可以让你梦想成“真”。一幅《清明上河图》全景,也只需80元人民币,不是赝品才怪。

乱世藏金,盛世藏画。许多书画家还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书画盛况记忆犹新,那时北京琉璃厂几乎天天有成群的香港人转悠,搜寻可以投资的书画作品。然而,近几年中国书画市场伪作赝品充斥,港台藏家的投资热情锐减,琉璃厂各画店门可罗雀。

业内人士指出,书画赝品的交易,其暴利仅次于贩卖军火和。在某些地方,制假售假竟采用了“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方式,从绘画、题款、裱贴、制印到销售,分工极为细致,甚至还请专人伪造“虫蛀”痕迹。最简单的就是把米虫放进画中,半个月左右即可看到斑斑虫迹。去年在全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中,就有这方面的作伪画面,而且伪作还卖了个大价钱。

更令人不解的是,国内的一些拍卖公司公然违背行规和职业道德,为赝品出具“身份证”,大开出货渠道。据统计,书画作品拍卖中,真品数量难以过半。

近几年来,当这种混乱以法庭诉讼的极端形式屡屡出现时,更搅得现实和潜在的购买者收住了脚步。

既想省钱,又想怡情,还是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去闲逛,几十元、几百元就能将“名人”字画请回家。家中来访者,除了美言几句,又有几人识得其中真与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业新的融资渠道探索 下一篇:跨国投行火拼工行IPO承销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