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都市报的人文意识

时间:2022-07-20 02:24:48

论都市报的人文意识

长期以来,有些都市报为了发行和经营的需要,置人的尊严于不顾,置人的权利于不顾,置人的良知于不顾,过度低俗、猎奇、炒作、恶搞,降低了都市报的品格,破坏了都市报的人文化气息,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丧失了都市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道德准则。

党的宣传政策一贯倡导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都市报的人文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有待进一步塑造。从都市报的新闻实践来看,人文意识建设渗透在新闻采制流程的各个环节。

新闻态度的人文化

新闻态度是确保人文意识实现的关键,追求什么样的新闻观,传达什么样的新闻信息,新闻态度决定着新闻价值取向。

科学的人文化新闻态度应该时刻把握新闻的人格化、公益性、示范性和建设性。

人格化是确保对新闻当事人的人格尊重。从人的权利出发,围绕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求。比如对农民工的报道,我们很容易把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来看待,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歪曲农民工生活,凭主观判断农民工的生活权利,很容易把农民工妖魔化。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都市报很善于把动物人格化,颠覆了普通人的意趣,这种泛人格化是端正的新闻态度所不齿的。

公益性是都市报人文化的温暖体现。都市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灾难性、求新闻,这种新闻是单纯的灰色素描,还是立足于救助、帮助,是对都市报公信力的严肃考验。在报道女教师为了两个学生扎根山区学校时,有些都市报纯粹从猎奇角度,还有写都市报标新立异,质疑为了两个学生牺牲青春的必要性。《河南商报》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从公益性出发,帮助女教师和山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扩展了新闻外延,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示范性是对经验性新闻、资讯性新闻的报道要求。对人物典型的报道,是不是具有可借鉴性,成为对此类新闻价值的考量。有家都市报在组织一批再就业典型报道的时候,把“做法”和“算法”作为新闻取舍的准备,“做法”是对经历、经验的总结,“算法”是对创业投入产出成本的报道,无论是做法还是算法,对更广泛的下岗职工都具有很鲜活的示范性。

建设性是对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的要求。监督的目的是改进工作,而不是抹黑、揭短。很多都市报在监督和批评的时候,津津乐道于把对方搞垮,这种新闻态度是畸形的。一家都市报在报道一著名牛奶生产企业加工回炉过期变质牛奶的消息后,一夜之间,街头所有该牛奶经销店纷纷撤柜,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政府高度重视,派工作组进驻企业。如果此时媒体继续煽风点火,该著名企业必将遭遇灭顶之灾。在政府、媒体的保护下,在企业的自身努力下,很快解决了问题,重新树立了形象。在这起事件当中,媒体担当了“守望者”的角色,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不至于令企业在错误的问题上越走越远。

选题视角的人文化

有人说选题就是一种线索,事实的清晰完成程度是衡量选题饱满程度的中心问题。其实,选题中人文含量才是新闻价值量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很多新闻线索,因为人文化信息的缺失,而被我们忽视掉。在确定选题的时候,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人文化信息。

注意人的存在。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也是新闻事件中的核心。任何一起新闻事件或者一个新闻现场,因人的存在而生动。我们不能忽视人的存在,而被新闻现象表层所迷惑。陈寨冷库蒜薹倒塌事故发生后,很多记者云集新闻现场,现场一片狼藉。有些记者浮光掠影,草草描述看到的一切。比如蒜薹损失、货架倾倒之类,没有关注到货架下面,被蒜薹掩埋的人,报道信息的缺失让新闻黯然失色。有家都市报不仅详细报道了现场,还追踪到被掩埋人的身份、平时作业的习惯等,这种报道因为人的存在而饱满起来。

生命最值得尊重。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资本和财富,很多报道擅长于新闻纹理的辩证解析,而轻视人的生命存在。河南郑煤集团超化矿难发生,12名矿工被困井下。此时报道的重点当然是要围绕12个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危。很多媒体报道都停留在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上,或者停留在安全措施上。这些对于新闻来说,的确也是很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12名矿工生命没得救之前,没有比生命更值得关注的了。

权利不容忽视。权利是一种尊严,权利也是新闻正义的体现。很多都市报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习惯于只言片语,片面说话,或者站在一方说话。尤其对于投诉类报道,往往容易站到投诉人一方,不顾被投诉人申辩。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经济案件,法律都讲究双方当事人权利平等,新闻也是如此,只有确保新闻当事人权利平等,才能保证新闻公正性。

采写方式的人文化

采写方式实际上是与新闻当事人的交流方式,交流方式的人文化最核心的态度就是平等对话。新闻采访不是司法讯问,也不是商业谈判,而是普通的人际交流。采访方式的人文化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做到。

尊重新闻当事人话语权。宪法赋予每个公民言论自由,这种自由包括表达的权利和沉默的权利。为了猎奇和新闻资源的争夺,很多都市报记者习惯犯两个错误,一个是不给新闻当事人说话的机会,一个是歪曲新闻当事人的表达事实。新闻当事人的话语权是新闻存在的关键信息,作为新闻职业素养,打开新闻当事人的话语系统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功课。尊重新闻当事人的话语权,也体现了对新闻考证的严肃态度。

尊重新闻当事人隐私权。新闻报道毕竟是公开化的信息表达,尊重新闻当事人隐私是媒体姿态的良好表现。很多都市报喜欢对别人的隐私刨根问底,尤其是对名人的隐私更是乐此不疲。当然,现在很多名人具有隐私权保护意识,对于广泛的大众来说,隐私权当然也需要保护。很多情感类的民生报道,很容易在隐私方面给新闻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尊重新闻当事人自。新闻当事人的自是指对方有对谈话环境、谈话方式选择的权利。新闻采访不同于司法讯问,必须在规定的场景,按照规定的程序交流。新闻采访的自是确保新闻平等交流的基础。如果新闻记者违背了新闻当事人的意愿和权利进行交流,必将造成新闻当事人的排斥,甚至拒绝,既伤害了新闻当事人的感情,也不利于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

尊重新闻当事人知情权。知情权是尊重新闻当事人的具体体现,新闻当事人有知道新闻事实的权利,也有知道如何报道的权利,但是新闻当事人无权干涉新闻报道。在新闻采编实践当中,新闻当事人会干扰新闻报道的公正性,知情权和干扰力有些时候确实为一矛盾体。但是还新闻当事人知情权是实现人文意识的重点突破,这个突破点就在于把新闻当事人真正当成新闻的主体。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论信息价值意义的拓展 下一篇:从审美需要的角度看媒介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