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出错 激发兴趣

时间:2022-07-20 02:02:18

故意出错教学法就是教师适当的犯一些错误,让学生有机会抓住老师的漏洞,可以使他们印象深刻还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达到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中职的语文教学过程里,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在上课之前,从不会去预习预习课文,这样就很难引发他们上课的兴趣。而这时候,教师就更应该按照中职学生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契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犯一些错误,让学生有机会抓住老师的漏洞。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老师所犯的错误也是能够证明学生至少是在认真听课的,并不是很机械化地记录老师讲的知识点。当学生遇见难题或解答不出来的时候,老师显得有些无知一点,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问题,让他们学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老师教他们学习的真正目的\[1\]。由于在我们的常规意识中,老师向来就是“对”的,因此,一旦老师出现了“错误”,学生就会很有兴趣的为老师指出来,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譬如,老师读错字、“错字”或者是对课文的题目以及对文章中的字句理解有偏差等等,把学生引导入情境之中,就很容易能够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故意出错,故意演戏”,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新课程的标准视角来看,“错误”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本身存在的教学材料,它的价值对于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比老师的谆谆教诲都要管用。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适当的设置一些和教材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板书成“孙梨”,学生就大叫:“老师,错了,是牛字底的!”能够逮到老师一处错误,学生可是高兴极了。老师就顺理成章地回答:“是的,这很容易写错了,都记清楚了啊”,然后就用红色粉笔改过来。学生就在一片嘘声中记住了,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对这堂课进行了导入,结果教学效果非比寻常。教师的故意出错往往成为课堂教学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本案例中由于老师的错误看似无意,其实恰好是别有用心,以此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课文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学生可以从学习的理解语言中着手,慢慢去感受原文的情感和意志,这是需要一个经历的过程——“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同时,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激活课文的语言,指引学生对字词进行比较和辨别,体会到词语的准确性,争取做到准确的呈现,以方便“感于目,会于心”。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适当的出错,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用词,感知形象,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卖白菜》一课,“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制作课件时我把“心事重重”故意写成“心事冲冲”,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这一段课文照课件朗读出来,结果正如我事先设想的那样——有细心的同学在看到错误之处之后立即大声指了出来,于是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也都提了上来。从上述教例中可以看出,“呈于象”就是将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比较,使文中的形象转化为鲜明可感、有声有色的画面,“感于目,会于心”就是到画面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在“言象,会意”的水融中,达到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教给学生唯一的答案,而新课改的要求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高质量、有针对性的问题。通常,教师的“故意出错”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问题,而且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为他们创造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也乐意在这种愉快的情景中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很好的掌握好“火候”,灵活的运用。

总而言之,教师不但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够敢于求异,不落俗套;在解决实际状况的时候能够不拘一格,多方面的设想,摆脱习惯性思维模式的束缚,主动的扩展思维,进而使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利的发展,这样,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华宇.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

\[2\]徐小霞.高中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1.

\[3\]朱贻渊.语文教育的悖论及出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上一篇:教学设计:轻松识字 下一篇:浅谈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