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点评”类试题解题技巧

时间:2022-07-20 11:56:43

“材料点评”类试题解题技巧

材料点评是在新闻点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题型,纵观近几年的考查情况,“材料点评”类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时政热点。这是由“材料点评”中的“材料”的特点决定的,距离考生较远的材料,一般不会出现在试题中。

2.题型是主观题。材料点评一般是主观简答题,且比短评简短一些。

3.观点鲜明。点评要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不能模棱两可。

预计2014年高考对“材料点评”类试题的考查,在形式上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兼顾考查几个重要的修辞。

题型一:新闻时事点评

【真题链接】 (2013年湖北卷)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度小说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

【参考答案】 (标注得分点详情)

答案示例一:销量与作品的文学价值不能画等号(得分点1,高度概括材料,得2分),这两位作家各有千秋(得分点2,用精要的语言进行点评,得2分)。

【解题关键点】 1.高度概括。一般来说,报道的原文都比较长,点评时要把握“三少、三多”,即过程叙述要少,简短的分析、结论可多;重复的例子要少,典型、有特色的事例可多;空洞的议论要少,求真务实的话语可多。同时注意,在归纳、衔接、过渡中,要忠于原意。如上题中的得分点1,新闻重点对莫言和郭敬明的作品的销量进行了比较,作答时就不能照搬照抄,要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材料。

2.分析材料。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显然,莫言作品的价值是郭敬明作品无法相比的;但郭敬明作品的销量远高于莫言的作品,说明莫言作品的普及程度不如郭敬明。这应该是基本的结论。即得分点1中的“销量与作品的文学价值不能画等号”。

3.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做到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把话说绝对了,同时要评在点上,击中要害,有理有据。如上题中的得分点2,“这两位作家各有千秋”,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了,甚至过于偏激。

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点评的答案没有唯一性,只要角度恰当,点评到位,都是可以的。

题型二:事物点评

【真题链接】 (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得分点1,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得2分)。因为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得分点2,引用材料,说明原因,得1分)。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得分点3,兼顾其他观点,避免绝对化,得1分)。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得分点4,再次强调观点,得1分)。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得分点5,从反面进行分析,说明校门追求高大的坏处,得2分)。

【解题关键点】 1.表明观点。材料点评类试题,究其本质来说,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写作议论文的时候,要么在开头表明观点,要么在结尾表明观点。开头也罢,结尾也罢,表明观点是必要的。如上题中,“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就是解答该题应表明的观点。

2.分析论证。表明观点后,要进行分析论证,即为什么是这个观点而不是那个观点。分析的时候,可运用一些论证方法,如上题中,就运用了因果论证法和对比论证法。

3.语言朴实。语言方面,力求简洁朴素,不能像写作散文那样写作材料点评。

题型三:社会现象点评

【真题链接】 (20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赞同网祭,摒弃陋习(得分点1,表明观点,即进行点评,得1分)。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得分点2,联系材料,得1分),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得分点3,简要分析,进行点评,得1分)。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得分点4,再次联系材料,得1分),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得分点5,又一次分析,进行点评,得1分)。

【解题关键点】 1.评出特点。这是写好点评的重中之重。从新闻的报道中,看到了什么,应当肯定什么,应当否定什么,都要在提炼中加以明确。提炼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力求做到准确、精练,使点评稿尽量反映并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要善于梳理,使之系统化,综合提炼主题与观点。如上面的设题,通过分析提炼,作者的观点是“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2.切中要害。点评虽短,并非浅薄、平淡,不能钝刀子割肉,而要单刀直入,笔锋锐利,评得尖锐,评得有力,点到痛处。如上题中的“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就是切中要害的分析。

3.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有文采,避免死板、陈旧。如果能运用一些修辞,就要适当运用修辞;如果没有运用修辞,语言则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

1.嫦娥三号在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半发射。为保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边居民的安全,1日晚11点半,周围10多个村子内两万多名村民被疏散。据悉,村民被组织在安全区的小学礼堂看电影。当天放的片子是《碟中谍》和《赤胆雄心》。

针对上面的新闻,请你写一则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5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正在央视热播的历史传奇电视剧《昭君出塞》,引发了观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剧本的离奇情节上。剧中,王昭君在出塞前,就与皇帝、表哥、游侠、画师毛延寿、匈奴单于之间展开了恩怨情仇种种纠葛。虽然剧组表示,这些多角恋是该剧最大的看点,但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情节太离谱,整个一部武侠情感剧,有混淆历史、误导观众的嫌疑。

你对历史传奇电视剧《昭君出塞》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两万多村民被疏散,而且组织他们看电影,表现了政府对人民的人性化关怀。

2.混淆历史不重要,卖个大价钱,才是剧组的目标。不过既然如此,就不要拿“历史”两字来打招牌了,直接改称“武侠戏说剧《昭君闯情关》”,岂不更好?

上一篇:军垦卡“亚克西” 下一篇:一个老农民的最后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