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房内氡及其子体日变化规律研究

时间:2022-07-20 11:53:24

空调房内氡及其子体日变化规律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是在AlphaGUARD测氡仪和其子附件AlphaPM的作用下,长时间的对室内氡和它的子体浓度进行监测。随后发现氡及氡子体的浓度在空调开启或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变化有着一致性的规律,并且都是在规定的氡浓度限值以内,但是总的来讲,在自然通风状态下的氡极其氡子体浓度要低于空调开启状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氡和其子体在空调房中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词】空调房 氡极其子体 浓度限值 变化规律

1 试验方法和设备

1.1 选择实验地点

众所周知,室外的通风率是高于室内的,低层建筑的换气率是低于高层建筑的,我们在人们生活实际情况的结合下,依据建筑物修建年代、材料以及位置,还有房间大小等方面进行考虑,最终将试验点选定在2013年修建的某砖混结构办公楼,试验房间选在4楼,门窗尺寸为2.0X0.9m2/1.7x1.15m2、18m2的面积以及2.8m的高,并且彼此之间是正对着的,确保了试验操作的痛风性。由于有一定的缝隙在窗框和门框中存在,因而整个实验房间不会处于全封闭状态。

1.2 使用的测量仪器

高精度专业的氡测量仪和其子体附件,来自于德国的Saphymo GmbH公司。在成熟脉冲电离室原理的利用下,能够探测出较高的氡效率,环境参数也能够受到相对湿度传感器和内置温度的同时监测。将离子注入式硅半导体的探测器用于AlphaPM,测量使用滤膜采样来收集子体。当AlphaPM和AlphaGUARD连接在一起时,选用连续采样的工作模式,这是对氡极其子体进行检测的最为理想的一种设备。

1.3 实验方案

在距离房间中央地面1m的位置并排放置AlphaPM和AlphaGUARD,以10min分钟作为一个测量周期。试验室房间的门窗应当在试验前打开,保持20-30min的通风,待氡浓度在室内外处于基本平衡态时,再进行24h的氡及其子体的测量浓度。门窗应当在结束后关闭,将空调开启,随后进行模式和温度的设置,在24h以后房间的空气已经混合均匀了,再持续24h对空调房间内氡及其子体的浓度进行监测。有很多的因素能够影响到室内氡和子体的浓度,如:建筑物特性、场所的位置、有无气溶胶以及湿度温度等。因而,在试验之前必须打扫干净房间,尽可能的将气溶胶等灰尘减少。在测量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滤膜没有更换及时、过多的人员出入以及仪器设备没有电等情况。

2 试验的结果和讨论

2.1 空调开启和自然通风情况下的氡及其子体的变化规律

试验时间选定在6月,根据上诉的试验方案在空调开启和自然通风两种情况进行监测,时间设定在24h,最终所测得室内的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如表1所示。

可见,氡及其子体在空调开启时和自然通风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表现出上午高下午低的这样一个趋势。产生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对房间的非完全密封状态进行测试,交换外界所存在的少量空气,随后有逆温现象在室外的大气中出现,稳定的是低层大气,这对于氡及其子体扩散运动而言是不利的,待逐渐增高了两者浓度以后,最强状态在凌晨出现,随着太阳辐射在日出以后会逐渐增强,就会使逆温现象消失掉,此时会加强大气垂直对流和湍流,促进了氡及其子体扩散作用的发生,当逐渐降低了两者的浓度以后,在傍晚会随着大气的温度度增强而不断增高,由于室内外的空气会发生对流变化,随之也会引起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变化。

2.2 氡及其子体有效的剂量率在空调开启和自然通风状态下的估算

待人体内有氡进入后,其短寿命的子体会将内照射在人体内产生,因此对于室内氡贡献有效剂量的评价,可以通过相应平衡当量的氡浓度以及氡子体α的潜能浓度使人体接受到的照射量进行。用有效剂量来替代氡子体暴露量是其评价的关键,通常使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流行病学评价法,一种是计量学评价法。

3 结语

当房间是在非完全密封的状态,其自然通风的氡及其子体变化的规律同控台开启情况下的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都呈现出上午高下午低的状态,尤其是在凌晨都能够达到最高。氡子体的有效剂量在室内氡子体潜能的浓度直接估算法的采用下明显要高于氡浓度平衡因子的换算法所得到的有效剂量率,可见氡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其短寿命的子体,因而笔者建议在日常工作的实际评价中,需要对测量得到氡子体的潜能浓度直接利用,通过这样来将最K的室内氡子体的有效剂量计算出来。文章主要是对夏季自然通风与空调开启两种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氡及其子体的变化规律,虽然所选择的试验温度为常温25℃,但是其实际的湿度和温度 变化是会对空调房内的氡及其子体的浓度造成影响的,因而还需要将两个环境的参数变化所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以便将其最终的影响因素确定出来。

参考文献:

[1]李雯,张雄杰,汤彬,王仁波.空调房内氡及其子体日变化规律初探[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3):372-375.

[2]李雯.蚊香对空调房内氡子体浓度影响的初步研究[J].科技广场,2012(6):113-116.

[3]宋刚.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4]谢润楠.花岗石氡析出率及室内氡辐射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5]郭霄.空气负离子和氡气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

上一篇:英语精读课堂ESA教学模式实践与人文素质培养 下一篇:李江林受伤的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