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常见问题表现、质量管理及注意要点

时间:2022-07-20 10:38:47

桥梁施工常见问题表现、质量管理及注意要点

摘要: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一定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为将工程质量管理引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而不断努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问题表现、质量管理、注意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问题表现,质量管理,注意要点

1、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原因

1、1主要问题

1、1、1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表现在:(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3)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4)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

1、1、2桥梁的结构病害

实践证明,桥梁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作用于其上的重力及其他各种附加力;同时,桥梁各部尺寸必须具有恰当大小,才能使其承受轴向压力时不会丧失稳定性。由于材料强度的离散型、作用荷载的随机性,从而导致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结构病害。

1、1、3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

在工程实际中,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

1、2造成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1)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2)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拆模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于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3)对混凝土模板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4)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或振捣不均。

2、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2、1重视结构的耐久性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2、2混凝土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建材标准采购材料,并由始至终地保证水泥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按照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配比混凝土,还要充分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分层浇筑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护措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草帘等确保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再次,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充分,尤其是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集中的地方更要做到不欠振、不漏振,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3桥梁的超载

公路桥梁上,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

2、4桥梁结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仔细精确地做好测量工作,放线定位工作要做到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丝毫偏差。在桥墩、桥台施工完成后,要将桥梁的平面位置完全确定下来;其次,由于桥梁结构形式很多,施工工序和技术较复杂,要求的施工工艺较精确,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混凝土的振捣、养生、到预应力的张拉等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再次,还要着重注意桥梁外观的美观平滑,不能出现由于施工手段的缺陷或混凝土振捣不均而引起的外观质量欠缺。

3、桥梁施工中的注意要点

3、1桥梁施工进度安排

(1)根据竣工及交付使用的期限,优先安排影响交通大及群众日常出行的工程。 (2)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要做到先地下后地上,先三通一平后施工。要进行工程排队,突出重点,攻克难关。对工期长、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应早做安排。(3)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和提高装配化程度,如立交桥中的引道挡墙施工多采用预制装配。(4)应采用科学的网络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以便工序之间相互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5)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连续施工。如雨季施工用水泵排水和混凝土浇注的防雨蓬等。(6)全面平衡人力、物力,尽量压缩施工,做到均衡施工,避免虎头蛇尾,自始至终掌握施工节奏。(7)要充分考虑城市桥梁设计的变更因素和不可遇见性。城市桥梁的施工往往由于急需上马,地质资料、地下管线位置和设计不一,一旦变更可能会影响进度。(8)要考虑保证进度能实现的有效措施。如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3、2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1)落实安全巡查的内容。由于桥梁施工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安全巡查制度主要是针对桥梁施工作业面不断发生延伸和变化,随时都有新的情况产生,以及危险源的转换,在巡查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的重点是对现场用电、基础施工的地质情况、高空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交通组织措施以及安全内业资料管理等情况。(2)强化安全巡查的方法。安全巡查主要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项与不定项检查,安全巡查与隐患整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巡查过程中要对安全措施落实和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如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以书面通知的形式汇报给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合理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和经济风险。(3)履行安全控制,科学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3、3桥梁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

由于各个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比较多,其中包括悬臂梁、连续梁、刚架桥施工方法,拱桥常用施工方法,在此以简支梁桥施工方法为例。(1)支架浇筑。包括:①浇筑前的检查。包括:支架和模板的检查、钢筋和钢铰线位置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②混凝土浇筑。包括: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浇筑方法:水平分层浇筑、斜层浇筑、单元浇筑法。(2)预制安装。起重机架设法、架桥机架设法、支架架梁法、简易机具组合法和塔架架设法等。

3、4桥梁施工控制

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容许的安全范围内,确保成桥状态(包括成桥线型与成桥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控制在桥梁施工中的作用:(1)桥梁施工控制不仅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施难度相对较大的部分;(2)桥梁施工控制是确保桥梁施工宏观质量的关键;(3)桥梁施工控制又是桥梁建设的安全保证。桥梁施工控制的内容主要有:几何(变形)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安全控制。

3、5桥址环境与公路美学

当下,高速公路已遍及全国各地,全社会对道路、桥梁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注重桥梁、河道与环境的关系。就桥梁、河道的环境来说,概括起来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污染三个方面。对桥梁景观的评价就是要与高效运输相协调,因为优雅的桥梁位置,会使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减轻司乘人员和旅客的疲劳感,对减少事故和提高运输效率,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选择桥梁位置,由于各因素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对其评价又是个多目标、多属性的问题。但处理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系统工程学、多走访、多调查、多跑路、多踏勘、进行分析、分解、归类,形成一个阶梯状,进行系统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出最优的桥梁位置和最佳的施工方案。

综上,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一定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为将工程质量管理引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而不断努力,才能做出精品、优质工程。

上一篇:在纷繁的尘世里捕捉细微的幸福 下一篇:论设立前期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