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回顾

时间:2022-07-20 09:21:37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内蒙古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一)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牧区生产力.农牧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内蒙古是全国农村牧区改革较早的省区之一,在全国较早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率先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并在全国率先免除了农牧业税。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牧区生产力,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牧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粮食从1990年开始实现自给。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499万吨(100亿斤)提高到2007年的1811.1万吨(362.2亿斤),增长2.6倍。粮食产量由1978年全国的第22跃居到第13位,比1978年增长2.63倍。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510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61斤,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6位提高到第3位。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由1978年的4162.3万头(只)发展到2007年的10952.03万头(只)。200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06.5万吨,比1978年增长8.8倍;牛奶产量达到909.3万吨,比1990年增长23.6倍。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9.7%上升到2007年的43.8%,其中农区畜牧业比重已占到了70%。全区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种植和畜牧业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农村牧区的经济结构已逐步被农、工、建、运、商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所替代,基本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农业格局。

(二)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区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1984年前后,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改革的重点由农村牧区转向城市,国有企业经历了实行两步利改税、落实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过程。二是1995以来,以贯彻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为标志,我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实力,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通过改革,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变了过去政府附属物的地位,实现政企分开,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人事、用工制度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分配制度上打破了“两个大锅饭”,实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三是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推动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自治区国有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除森工、农垦外已基本完成。

全区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由点到面,由国有商业到粮食、供销、物资、经贸逐步延伸,经过30年的改革,国有流通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彻底打破,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流通市场已形成。继商品市场之后,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建立。

在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列入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在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于1995年、1998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4次专门下发文件,从政策上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个体私营经济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50.9万户,私营企业达6.3万户,全区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833亿元,从业人员176.5万人,实现增加值2407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1、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从1986年卓资县把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的探索开始,经过5年的试点,与察右前旗“精简上层、充实基层、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旗县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一起在全区由点到面全面推开,促进了第三次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为了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迈出较大步伐,199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呼伦贝尔、乌海2个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满洲里、二连及各盟市下放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权限;确定包钢等8户无主管部门企业;撤销了电子、建材、冶金、石油化工、物资、轻工等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行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一系列宏观调控体制改革。2001年初,开展了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为主要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精简了审批项目,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审批行为,促进依法行政。2006年,启动了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同时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自治区政府对苏木乡镇、旗县、自治区本级行政机关。各级政府、部门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同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区各级各类公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分税制实施以来,全区各级政府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我区财政和经济的发展,调动了我区各级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治区宏观调控的能力,进一步理顺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各级政府财力明显增加,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财政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财政在收入、支出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相继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监

督管理和统计分析制度,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建立。

3、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从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加强投资监督管理人手,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批转自治区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等相应的配套办法。加快建立了以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政府性投资比重继续降低,企业自筹能力不断增强。

4、区直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积极稳妥,成熟一批改一批”的原则,从2006年起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自治区直属各高校(高等职院)、医院、演出团体全部进行财政补助方式、编制和进人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目的在于规范事业单位的经费补助方式、机构编制管理、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强试点单位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

5、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配套推进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稳步推进苏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2006年全区苏木乡镇撤并和人员定岗工作已全部完成。通过改革自治区苏木乡镇布局结构趋于合理,苏木乡镇政府职能逐步转变,机构设置更加规范,人员编制大幅度减少,干部队伍得到优化,工作方式和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四)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就业和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围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费减免、资金筹集、小额贷款、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社保关系接续、免费就业服务、劳动平台建设、“4050”人员再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到基层创业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中央文件为统领,以自治区配套政策和具体操作性办法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再就业政策体系。

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截至2007年末,全区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70.9万、352.6万、163.6万、223.7万和139.1万人。2007年,全区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合计为141.9亿元,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3、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我国科技体制全面改革的序幕,自治区科技发展就此翻开新的一页。到2005年,自治区直属科研机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6家自治区直属开发类科研机构有13家开发类院所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13家公益类院所完成了内设机构重组和人员分流分类改革。改革后的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制院所通过学科、专业的调整,技术、产品、市场的重新定位,面向市场的技术开发能力逐年提高。

4、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牧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4年,国家提出了“两免一补”政策,我区成为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后,又一个较大范围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省区,全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259.7万名中小学生已全部实施了“两免”政策。职业教育取得积极进展,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质量稳步提高。到2007年末,全区已拥有高等学校36所,比1978年增加27所;在校大学生28.38万人,比1978年增长21.5倍,其中蒙古族在校大学生6.99万人,增长27倍。

5、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发展,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推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推进文化市场开发和体系建设,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6、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自治区出台全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各盟市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推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二是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到2007年,自治区、盟市、旗县区全部建立起独立设置的卫生监督机构。_二是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取消政府定价。四是改革农村牧区卫生管理体制。所有苏木乡镇卫生院实行“县办县管”体制,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制度,强化苏木乡镇卫生院对嘎查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我区的各项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成效,但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仍有待深化和突破,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各项改革的进展不平衡。从我区的各项改革进展情况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战略性重组、主辅分离等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而政府管理体制、社会领域、垄断行业等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尤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已影响到其他改革的推进。二是缺少统一的组织机构。从近年来自治区开展的各项改革看,大多都是以部门为主导的,各部门在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过程中难于脱离部门利益,同时存在改革的单一性。目前,我区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工作越来越体现综合性、配套性,而缺少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势必也影响到改革总体进程,难以达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三是没有具体的改革考评指标。从自治区到盟市和部门,在推进体制改革方面,大多没有具体的考核评价和责任目标以及有效的监督检查,因此就很难评价改革工作在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

内蒙古对外贸易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长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552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7.45亿美元,30年增长483倍,年均增长23.9%,现在平均1天的外贸进出口额就比1978年全年的总量还要多。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在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不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加快。2007年在我区外贸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达13.1%,比2000年提高11.2百分点。在进口贸易中,原木、金属矿砂、钢材、化肥等资源性商品和工业原材料都在持续快速增长。

(二)“向北开放”战略初见成效.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

内蒙古立足口岸优势,进一步密切与铁路、公路、航空沿线各主要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能源重化工、进口资源加工和出口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努力构筑连接俄蒙、面向全国的进出口资源加工集散地。“十五”时期,全区口岸累计进出境货运量8809万吨,是“九五”期末的2.9倍;进出境客运量1361万人次,是“九五”期末的2.3倍。同时,我区率先开通了呼和浩特市至德国法兰克福铁路集装箱专用线,为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区外)资金成效显著

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5-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116.8亿美元,年均增长31.4%。“十五”以来我区共签批923个利用外资项目,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为64.08亿美元,年均增长52.5%。在外商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投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外商已把目光转向我区加快发展和新兴发展的行业,促进了我区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0年来,全区从国内(区外)引进资金6400多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近1万多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5279.4亿元。

(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

1989-2007年全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8亿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71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境外建厂创业并取得成功。仅2007年我区经商务部核准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就有20家,2个办事处,全年共签订国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总额超过2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近1亿美元。合作项目从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农业种植到民用建筑、矿产勘探开发、农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业以及国际贸易等领域。

(五)国际旅游业稳步发展

“十五”时期以来,我区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大旅游经营机制创新力度,旅游企业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旅游业稳步发展。国际旅游入境人数稳步增长。2001-2007年,我区共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累计达578.14万人次,年均增长21.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快速增长。2001-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共计19.79亿美元,年均增长23.3%。出国(境)旅游市场蓬勃发展。2007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1.23万人次。

三、综合经济实力跃上历史性台阶

(一)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等行列

30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8.04亿元增加到6091.12亿元,增长25.4倍,年平均增长11.9%,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6位,在西部各省区市中居第1位,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从1995年起至今已连续13年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增速居全国第1,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6%提高到2.2%。经济总量在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到2006年底,又比2000年翻一番多。目前我区经济总量已从1978年全国的第25位跃居到2007年的第16位。人均GDP达到3339美元,首次超过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3000美元大关,由1978年的第17位进入全国第10位。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01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146.6倍,年均增长18.8%,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9%提高到16.7%,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0.6%上升至2%,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6位上升至第17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2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6位上升至第8位。

(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我区大力推进“三化”互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明显,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演进由“二一三”结构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7年的12.5:51.8:35.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加大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培植和壮大了一批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区经济由农牧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1978年至2007年,工业增加值由21.84亿元增加到2742.67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3位上升至第16位,年均增长12.8%,占GDP的比重由37.6%提高到45%。全区乳制品、液体乳、羊绒衫、稀土化合物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原煤产量由1978年全国的第16位已进入到第2位,发电量由第25位进入全国第4位。截至2007年底,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等27个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西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省区之一。2007年,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进入“十五”时期,我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大。1978-2007年,同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7971亿元,其中“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18亿元,比1978~2000年的总和多1.13倍。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投资渠道不断拓宽,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财政性投资和银行贷款投资比重进一步降低,社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从资金来源看,来自财政性资金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40%下降到2007年的20.7%,而来自企事业单位自筹、股票债券融资和社会投资的资金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60%上升到2007年的79.3%。

(四)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重,大力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突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制约,全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十五”以来,累计投入200多亿元,治理沙化面积2.5亿

亩,生态环境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达50.2%。横贯自治区东西的高等级公路、铁路、电网三大通道基本建成,是全国外送电量最大的省份。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全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五)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惠

改革开放30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378元,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由第19位前移至第10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6倍,年均实际增长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395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6倍,年均实际增长6.7%。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逐步趋向多元化,收入构成出现了新变化。2007年城镇居民的全部收入中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占75.1%,增长1倍。与此相对应的是经营、财产性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20.5%,比2002年增长9.4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作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占70.5%,比2002年降低10.7个百分点;而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工资性收入占18.1%,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11.4%,分别比2002年提高2.8个和8个百分点,分别比2002年增长1.2倍和5.3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269元增加到2007年的9281.5元,年均增长13%;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256元,年均增长11.5%。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正逐步由温饱型消费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住房、家用轿车、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城镇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6.49辆,每百户拥有电脑31.93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40.33部,分别比2002年增长6.4倍、2.9倍和1.8倍。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9平方米,农村牧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平方米,分别比1985年增加23.7平方米和7.5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0个,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37万人,比1986年增长85.6%。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0.16%上升到2007年的0.3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稳步推进,“普九”人口覆盖率100%。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资源重组工作进展顺利,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扎实推进,现代远程和网络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文化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全区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47个,艺术表演团体108个,文化馆102个,博物馆35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98%和91.44%,分别比1980年提高39.7个百分点和88.5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853个,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7.38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62万人,医疗卫生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比1978年增长1.75倍和67%。2007年,全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旗县达到95个;覆盖农村牧区人口1335万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享受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城乡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镇85万人、农村牧区110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执笔:包思勤、张晶、张斌、王雪峰)

上一篇:巴彦淖尔东升庙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投资策划分... 下一篇: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