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时间:2022-07-20 09:01:57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摘要]新时期研究生群体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文章从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的生理与心理、学习与研究、思想与生活这三种特殊性出发,指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四个问题:资源投入和制度建设滞后、复杂性认识不足、“重学术、轻教育”的培养观念和教育内容、形式及途径单一,提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四点思考: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情感教育为手段、以创新教育为平台和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作者简介]冯成(1978-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50-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核心,肩负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重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研究生培养体制的重大调整,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相应出现了错综复杂、层次变化、形式繁多等特点。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核心方法和体制机制等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新的教育路径和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素质,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特点

(一)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

从年龄段和社会阅历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阅历较为丰富,思想较为成熟,考虑问题也较为全面深刻,他们也有着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圈,知识面宽广,善于独立思考,勤于捕捉各类社会信息;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期望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个性发展已趋向成熟、平稳。同时,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比本科生更高,要求能够承担更多、更高层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需要从中选拔出能够引领前沿科技的技术精英,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技术进步所需要的人才供给。

(二)学习与研究的特殊性

学习与研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第一,与本科生招生数量相比,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细分也使得研究生学习的离散性较强,其科学研究活动主要以导师为中心展开。第二,由于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学习基础的不同,导致研究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进度差异也较为明显。第三,由于研究生在学习上专业性较强,学科领域较为深入,对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要求高,因此研究生既要作为传统知识、科技的继承者,又要成为新领域、新技术的开拓军。

(三)思想与生活的特殊性

在思想状况上,研究生个体的思维发展程度已相对成熟,独立处理事务和完成使命的能力也更为完善,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已基本明确。在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调整上,能够有一套自主性的行为模式。同时,研究生年龄层次也已完全达到要独立承担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的阶段,需要处理面临来自专业学习和工作挑战的双重压力。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制度建设滞后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进入规模化发展,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管理模式上也日益捉襟见肘,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方式缺少创新,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建设的落后与不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不够健全;过分强调和突显管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服务育人的职能拓展;缺乏一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和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导致难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西方生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不断涌入,也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困难。当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是正向的,但由于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多样性,他们中仍然存在着专业学术知识与思想道德素质两者相脱节的现象。有的研究生政治观念淡漠,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有的研究生集体观念不强,团队意识较差;有的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奉献回馈社会的思想缺乏;有的研究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这些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给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三)“重学术、轻教育”的研究生培养观念继续存在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理念将视角聚焦于追求研究生的业务学习和专业素质,基于此种目标出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两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充分保障了研究生培养既定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但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块仍存在着“真空地带”,鲜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保障,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考评体系。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大多数研究生只重视专业学习与科研活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造成当代研究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和途径简单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能够结合研究生个体的思维发展差异性。经过数年的努力,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者日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仍按照传统的经验与教条办事,研究生培养工作势必进入一个死胡同。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然主要停留在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学术感召力和相关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上。同时,过分重视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无论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是研究生本人都不太重视并热衷于研究生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因此,所举办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教育效果。少数研究生甚至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了解甚少,或者只有片面性和肤浅性的认识。

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要做好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积极创新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积极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一)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

当代研究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差异性的特点,他们对自身的生涯规划也是多视角、多方位的,其未来发展的目标呈现为不稳定的态势。因此,要想实现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这一根本目标,就一定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角度和发展空间明确教育主题,多措施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育实践环节上还可以开展诸如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成功”而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等,从而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构筑起相对完善的成才机制、培植强大的成功助推力。充分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改革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和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比如,进一步丰富教育的内容,结合时代主题,引入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形成以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新路径的全新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举办知名校友讲坛、学术大师专题报告会、名人论坛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实践载体。

(二)以情感教育为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代研究生知识体系日趋完备,分析问题能力较为突出,过去以管理模式为主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弊端正日益显现出来。因此,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充分将情感体验与政治引领有效结合起来,使其在接受传统教育思想时能够有一个宽松、愉悦的情感环境。基于这一理念,可以对研究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以化繁为简的步骤,增加能够给参与者以深刻情感体验、引起参与者内心共鸣和对参与者产生正效应的教育内容。如在开学典礼上,突出学生的主导角色,将学生代表意见、建议与学校的希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毕业典礼中,增加 “放飞理想”“留下心愿”等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环节,配合这一举措,在校园各学子林中设置带有纪念性的人文景点,让每一届毕业研究生把多年来对母校的感恩化成校园里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为宗旨,强化倾听环节,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以创新教育为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研究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既承担着专业学习的任务,又承担着科学技术的工作,因此,创新思维的培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就是要在广大研究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以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促进研究生教育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要结合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具体实际,增设和举办多样性的学术研讨和讲演活动。如举办“国外理论前沿”“博导论坛”等大型报告会,也可以由研究生组织开办“博在高端论坛”“专业学术沙龙”等多种学术活动;既可以实现学科内的研讨分析,又能实现交叉学科的沟通交流。此外,学校还应该在资金上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扶持力度,设立“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为其提供物质动力和精神支持,帮助兴趣广泛的研究生实现自主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生科技文化之星、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研究生创新风采奖等的奖项设置,对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也会起很好的导向性作用。

(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能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强、业务精、高素高且专业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在学校与研究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要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岗位工作职责,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专业化、职业化、终身化方面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和保障,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效运行。要经常性地开展辅导员培训课程,利用假期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户外素质拓展等训练,完善研究生辅导员知识体系,提高心理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等方面的技能。总地来说,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结合社会要求,根据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和研究生个体的特性,不断探索新思路,遵循实效,在实践中求改进,在改进中求加强,在加强中求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强烈爱国热情、高度历史使命感和锐意进取科学精神的新一代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光玮,蒋舜浩.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2]赵庆惠,王秀玲.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高等农业教育,2005(2).

[3]冯福林,吴栓虎.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构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版,2004(4).

[4]杨秀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5(5).

[5]程王漠.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上一篇: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职业视域下广告类专业教学多元考核体系的建设